引用:
作者慕凡
它們不必去搞那種什麼特別的什麼架構什麼東西的. PS3硬體架構就算當初講的驚天地泣鬼神(我當初感興趣都有在看), 到最後出來的東西演變到今天依舊是軟體作決戰. 它們在硬體上除了藍光幾乎沒什麼顯著的優勢, 甚至曝露出它們在某方面很大的缺點, 也就是網路整合這塊.
|
其實Cell真的很強,連xbox360的CPU都有採用其一些技術,
主要是因為SONY的軟體師太看高自己,要把Cell當GPU來使用,
後來搞不定才臨時找上NV,才會導致GPU輸了不少。
GPU輸一些,但可用CPU來補,可是Cell的程式很難寫,
需要更多的人力,這也造成跨平台,大多是PS3表現不佳的主因。
另一個是硬搭BD,造成價格過高,VRAM也無法如開發機有512MB,
所以跨平台在畫面上,PS3也大多輸xbox360。
要不是微軟三紅的大力支援,PS3真的會敗的更慘。(現在仍排第三)
引用:
作者慕凡
它們只要在已經有的solution裡面去組架一個合理的硬體方案就可以. 再去重新搞它自己的什麼什麼特別的什麼步入PS3的後塵那它們除了死路一條以外沒別的會有.
|
家機仍是要訂製品,因為巿面上的CPU及GPU,有些功能是家機用不到的,
要重新設計一顆才能降成本。
xbox360的下一代及WiiU的CPU及GPU都是特製品,非市面上販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