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llenroy0414
New Member
 
allenroy0414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2
引用:
作者limaike
1.我讀過的心理學沒有看過這樣的說法,簡單的說,一對男女接吻的動機都是一樣的嗎?

動機本身就很難去抓,透過行為來了解動機是不得已的辦法,不是看行為就知道動機是甚麼?有這麼厲害的話,經濟學早就不用搞了,管理學也只是一門技術學,動物都很難看行為了解其動機,人類更不用說

2.因此我會建議你了解心理學,動機與行為的關聯到現在仍是研究結果不一,你單純這樣的結論有問題

我不跟你講路權怎樣怎樣,你開頭的方法就有問題,後面我不認為值得討論,你要講後者,好歹要把第一點的學理說服給我聽

因此我會建議,不要輕易的把不良駕駛分類,不良駕駛就是不良駕駛,不管你開車或騎車都是一樣,難道說一個平常亂開車的人,改騎機車就比較安分守己嗎?難道說平常亂騎車的人,改開汽車就會溫良恭儉讓嗎?


我幫你補充簡單的解釋
麥克大的意思就是說 你文章有刻意引導別人朝某一方向聯想 就像樓主與您
常常用單一案例 擴大到整個族群 這是一種引導而不夠客觀
就像我們看到有機車在內道蛇行 但是我們不會說 如果開放所有的機車族都會這樣騎
所以機車黨很少看到 對你們的訴求不贊同的人
有人用影片去回應的 因為我們只把它當個案看
除非有大量的數據 不然影片只是個案利
一個無良駕駛 就冠上"汽車族"的嘴臉 這樣的說法 只會引人韃伐
而貴黨卻常常引用這些東西 來引導一些較不懂得的人來認為 對你們說的沒錯就是這樣
這樣的理論是不夠客觀的
在研究來說 你的數據不夠客觀 就不具代表性 後面當然也就不用討論

這就像是問卷做的很主觀會被認為是有錯誤的問卷
EX:您認為汽車在外車道鳴喇叭 要機車閃開 並逼車
所以汽車族都是這樣 一定要批判 是 否
前面我會認為不對 但後面好像又不是這樣 這樣模糊的問題與陳述 是引導式的語句
 
舊 2012-01-08, 03:53 P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lenroy041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