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uper01
比了 2.5"黑標 3.5"藍標
最重要的3.5"黑標呢? 最重要的3.5"黑標呢? 最重要的3.5"黑標呢?
最重要的3.5"黑標呢?
我常在想 自己找顆SLC 32G SSD 配上一顆WD萬轉黃標
然後組RAID0 不知道能不能這樣玩混合
|
I社Z68晶片組的RST可以做,cache上限是64G,
EX:
一顆硬碟 + 一顆SSD(cache)
(以上視為一個陣列)
比較有趣的是,
也可以讓已經在Z68晶片組底下做好陣列的硬碟用RST加速。
EX:
多顆硬碟(raid 0) + 一顆SSD(cache)
不過多顆硬碟只能做"一個整體的陣列"才能開啟RST加速,不能混合兩種以上的陣列。
EX:2顆640G切64G RAID 0 + 1.2T RAID 0(以前很流行切外圈的玩法)是無法開啟RST加速的。
個人目前硬碟配置
M4 64G (system)
X25M-G2 80G (當作RST的cache)
WD 1T綠標兩顆(raid 0)
WD 1.5T綠標一顆(備份)
WD 2T綠標一顆(備份)
X25M-G2 80G當cache對兩顆WD 1T綠標(RAID 0)使用RST加速。
(80G切剩下的空間會還你,還是可以用。)
效能懶得跑,畢竟綠標做RAID 0這種無聊事也沒有很多人在做。
個人的結論是:這個技術其實挺雞肋的。
只有一顆SSD+多顆HD的桌機,RST加速沒有意義,還不如把系統直接灌在SSD。
(單顆SSD要開RST加速,OS只能灌在HD上)
擁有兩顆以上SSD+多顆HD的桌機,也沒甚麼意義。
還不如單顆SSD當系統碟,第二顆SSD集中常用的檔案和資料。
(兩顆SSD做RAID 0對4K沒甚麼幫助就不提了。)
至於多顆HD做RAID 0+ SSD(cache)這種華麗的組合,實際操作起來感覺不到有甚麼差別。
如果Seagate的混合硬碟和INTEL的RST加速差不多的話,其實沒甚麼好期待的。
不過我是外行人,以上的話聽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