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我覺得有些高價被挖角去MLB的日職投手其實融入美國生活的程度實在很差,
除非像是徹底決心在大聯盟奮鬥的野茂英雄(進道奇幾年就能用英文跟隊友溝通),
後期很多數據資料的英文閱讀也沒問題。
記得之前洋基有場比賽正好是王建民對上紅襪Curt Schilling,
Curt Schilling 其中一局被連續擊出安打失分,回到休息室馬上調出資料,
他的目的在分析為何球路沒錯,但打者還是把很漂亮的球硬是擊出去,
他在資料上馬上用筆畫出自己的路線跟對方的擊球點,希望下一局不要再出現問題。
很多重視數據的投手都會善用球隊提供的資料,其中如果是外籍選手,基本的英文閱讀能力一定要有。
像王建民就比較被動,據說他能用流利的英文講話,但是閱讀能力不行,
有時候配球都完全依照捕手的意見,連賽後也只是用簡單的詞彙去溝通,這要長期待下去很不利。
我發現不少日籍選手到美國好多年,講英文也是吞吞吐吐,
像松井秀喜雖然訪問時完全有英文翻譯幫他,但他私下英文非常好(NHK播過日本記者去採訪,他跟隊友講話非常清楚正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