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潘羿菁╱台北報導】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昨日指出,世銀的2012年經商環境排名,台灣名列第25,遠不如南韓的第8名,相較南韓排名快速躍進,台灣這項成績無法令人滿意,政府將會於近期加速鬆綁法規來改善投資環境。
經建會指出,依世界銀行最新公布的《2012經商環境報告》,台灣在183個經濟體中,排名第25名,表面上比去年第33名進步,但這是因為今年世銀評比項目增加了「電力取得」,而這項剛好是台灣的強項(名列第3),因此排名大幅提升。
劉憶如表示,如果用相同的十項評比,台灣在2011年排名為24名,2012年反而降至第25名,這個成績無法令人滿意。因為韓國在同一期間不但進步,而且是呈快速的躍進,2011年排名第15,2012年已名列第8,台灣落後南韓的名次明顯擴大。
劉憶如分析,韓美、韓歐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使得韓國在「跨境貿易」這項評比排名獲得提升,這顯示台灣在洽簽FTA的事上也必須更積極些。另外有關「獲得信貸」這一項,韓國第8名,而馬來西亞第1名,台灣排名卻落居第67,顯示台灣在動產擔保取得貸款的法規上過於僵化,應該要鬆綁。
與經濟部業務有關的「投資者保護」與「跨境貿易」,分別較上次排名退步5名、6名,經濟部表示會對落後項目會以專案列管,加強檢討包括積極強化資訊揭露、影子董事責任歸屬與推動電子投票,以及簡化進出口程序等。
劉憶如表示,行政院近期持續開會討論有關法規鬆綁一事,11月下旬各地方政府及產業將提出目前急需鬆綁的法規,政府將透過這些法規鬆綁來協助地方進行國際招商。
劉憶如重申韓國進入前10名,已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壓力,很多國際經商者找投資地點時會看這項經商環境指標,政府會把這件事當非常重要事來討論。
世界銀行(WorldBank)針對一百八十三個經濟體進行調查,今天公布「二○一二年經商環境報告」(DoingBusiness二○一二)。新加坡蟬聯排行榜龍頭,台灣整體排名為第廿五。
這是世銀第九度發布經商環境評估,評核項目依循企業的生命週期,包括開辦企業的容易度、取得信貸、投資人保護,到處理破產問題等。單項排名中,台灣在「開辦企業」、「繳納稅款」、「執行契約」、「申請建築許可」這四個項目的排名上升。其中「開辦企業」從廿四名躍進至十六名。
除新加坡外,前廿名依序為香港、紐西蘭、美國、丹麥、挪威、英國、南韓、冰島、愛爾蘭、芬蘭、沙烏地阿拉伯、加拿大、瑞典、澳洲、喬治亞、泰國、馬來西亞、德國及日本。
台灣排名下滑的項目包括「財產登記」、「獲得信貸」、「投資人保護」、「跨境貿易」及「關閉企業」。中國二○一二年的總排名為九十一名,從二○一一年的第八十七名下滑四個名次。
http://tw.news.yahoo.com/%E7%B6%93%...-213000960.html
台灣怎麼會連泰國跟馬來西亞都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