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進行測試了:測試順序分別為單顆SSD、單顆機械式硬碟,然後是混合使用,只測試混合分區。
先由SSD上場:
AS SSD BENCH:
Crystal DISK MARK:
ATTO:
HDTUNE:
接著是單顆機械式硬碟:
AS SSD BENCH:
Crystal DISK MARK:
ATTO:
HDTUNE:
最後是混合分區:
AS SSD BENCH:
Crystal DISK MARK:
ATTO:
HDTUNE:
或許有人會問儲存分區有沒有差別?測試之後與單顆1TB 表現並沒有差別太多,因此不特別測試。
舊式的SSD的特色就是寫入性能相當不怎麼樣,可以看到高效能一點的機械式硬碟都還比較快(笑),而使用了SSD XPANDER以後可以看到測試的循序寫入效能增強了不少,而4K寫入的數據,因為有一部分分區為機械式硬碟,因此拉低了BENCH的成績,不過可以看到還是比純機械好上一點,在AS SSD的測試過程中,會看到隨機數據會先衝到SSD的水準,然後又慢慢的下降到比純HD略高的結果,這是單純看測試圖所無法得知的現象。在實際操作感上,用來安裝系統是可以感覺到很接近SSD的速度。而實際運作中如何調配混合分區中資料的分配位置,或許就是依靠控制晶片的演算法了。
這樣的產品看起來用來當作應用程式加速的分區,或是拿來當作比較需要大量循序入的暫存碟,更或者拿來安裝系統來充分利用老舊的SSD,讓舊的SSD也不再受限於容量太小,寫入不佳的困境而被冷落在一旁。
簡單測試到此,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