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引用:
作者eric625
沒有專利的代工廠宿命--一支iPhone,台灣僅分到○.五%的利潤,是南韓的九分

之一;

一支iPhone,台灣只分到○.五%利潤
文/陳良榕

根據柏克萊學者最新研究,一支iPhone,台灣僅分到○.五%的利潤,是南韓的九分

之一;為數眾多的蘋果概念股,竟只能爭食這些微薄小利?為什麼「蘋果模式」讓台灣電子業倒退十年?昨日Moto概念股的下場,是不是明日蘋果概念股的借鏡?

今年七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員及兩位爾灣分校教授聯合發表一篇論文:「蘋果的iPad和iPhone誰分到最多價值?」(Capturing Value in Global Networks:Apple iPad and iPhone?)。文中釐清一件事實,雖然眾所皆知,熱門的蘋果商品都是在中國大陸製造,但最後依舊是品牌的宗主國──美國,分享到最多利益,在iPhone4、iPad分到五八.五%、三○%的利潤。這數字之高,應該超乎多數人的預期。

而台灣呢?雖然在...


如果你的目的是要表達台灣大佬們是沒有遠景的豬頭, 你成功了, 但不改變一個事實.
人們有權有自由去選擇他們要投資的方式以及投資的項目, 被欺壓以及不反抗是另一回事.
也就是說他們被蘋果吃也甘願是他們的選擇, 然而一旦剝削員工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所以焦點不要放錯, 要反擊就要找出焦點而不是因反對而反對.
說得白一些: "不是當老闆就是錯, 而是他們做錯了什麼, 對事不對人."

他要去巴些, 他拿錢去投資, 或許成功或許失敗, 除非跟政府哭窮, 不然不能說他錯.
一旦跟政府哭窮, 或是拿任何理由回來欺壓台灣勞工, 那麼你就算要去開槍也無非不可.
被欺壓跟不被照顧, 這兩者的差異完全不同.
舊 2011-10-15, 08:02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2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