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電解水
《老子》《莊子》《淮南子》都已經是幾千年前的著作了
到現在為止,這幾本書仍然是道家思想的經典
這點是不是也不合邏輯? 
|
見到您對諸位網兄的回文實在佩服您的熱心,網路上只愛抬槓但是根本就沒認真了解過自己所說的內容到底是什麼的兄台實在不少.
雖然小弟不是專門研究中醫這門學問,但是基本上只要多翻一些書籍之後也能了解中醫很難有辦法像西醫一樣有一個非常完整又有系統的教學與分析的原因就在於,中醫講求醫治人體是需要看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來評斷的,西醫目前使用的機器沒辦法偵測出來一個人的生活狀態,例如:
是不是應酬愛喝酒?
是不是像我一樣生活極度不正常?
是不是住的地方經常都下雨?
是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呼吸都市的廢氣?
是不是一天到晚坐在電腦前根本沒運動?
是不是年輕的時候被海扁過一頓?
是不是長年累月都在搬運重物?
西醫的儀器沒辦法知道這些事情,但是中醫可以(真的有看過中醫醫書的應該都知道是可以知道的)並不算是什麼神奇的天方夜譚.
可惜光是把那一堆書學完加上運氣好又有臨床實證經驗恐怕隨便也要三十年.
加上學到精深之後甚至可能連季節運作跟服藥的時間都要考慮進去,要牽涉的知識實在太廣泛了,可算是易學難精的學問之一.
以上應該可以稍稍解答一些網兄對於中醫為什麼不能做出跟西醫一樣的教學系統的疑問.
也推薦想要針對這方面討論的朋友,醫鑰這本書雖然寫的頗為偏激但裡面應該表達了彭醫生對於中西醫的部分觀點,無聊之時拿來當當消遣看看應該也無妨.
另外,我想金庸先生的小說不少人都看過,張無忌在胡青牛處自學醫術的章節應該不少人都有印象,其中一段藥下對了但是份量太多害人少了十年性命應該也可以略為解釋中醫診治的方式並不是照書下方即可(這與西醫並不完全相同)而是需要視患者的身體狀態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