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aziel
ABCD四位選手參加5000M接力賽, 教練依能力對每個選手分別設的目標分別為
A:4min17sec
B:4min07sec
C:4min17sec
D:3min58sec
賽後他們得到第三名, 獲得獎金40000元, 各個選手的實際成績為
A:4min17sec (恰達成目標)
B:4min12sec (慢五秒)
C:4min18sec (慢一秒)
D:4min09sec (慢11秒)
請問你認為這四個選手的(1)能力排名與(2)績效排名順位為何?
(3)你覺得這筆獎金該如何分配給這四位選手? (假設教練不拿)
(4)你的原則與理由是甚麼? (並沒有唯一正確答案)
周末假日有空的版友來發表一下意見. 也討論一下各位對賞罰的期望. 
|
能力排名上D是最佳ˋB為次ˋA為普ˋC最差
但是績效上A為最佳ˋC為次ˋB為普ˋD最差
既然是團體賽,就如同演習視同作戰,戰場上只有團隊合作第一的才能生存下去,不然就只有陣亡;就像是各個產業龍頭一樣,永遠是第一名大口吃肉,二ˋ三名只能吃肉屑與喝湯......
幸虧因為這只是場競賽,所以幸運的是連第三名的團隊都可以生存下去,假如教練所設定目標沒錯,每人都達成目標應該是可以獲得第一名
所以就我個人看法是把獎金的基數設為X,績效排名最優秀者因為為4人之冠所以可得4倍基數,並以此類推下去
所以A可得16000ˋC可得12000ˋB可得8000ˋD可得4000
D是最有能力但是表現最差,這也代表他不尊重教練與團隊(更是象徵他不尊重自己應進的本分),讓我想起蜘蛛人的經典台詞"能力越大ˋ責任越重"......
所以也必需給予D適當的"再教育",假如這場競賽不會危害到團隊或公司前途,那麼我會沒入D的獎金並加發給A,以玆警戒
因為四者並沒人超出設定目標,所以就給剛好達標的A,不然我還是會設定一個基數再分下去
這樣也可以給團隊其他人,再向上提升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