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mwang
OEM的用料向來只以堪用為最高指導原則,哪來用料不錯的說法
|
因為之前買過華碩 OEM 給 HP 的 478 合板,擺明了就是 P4P800-VM 完整版本,連 1394 晶片都有上,比打上華碩自己型號在市面上賣的 P4P800-VM 還要完整,而且電容用料也是補到幾乎全滿 (華碩自家的 P4P800-VM 這裡少那邊少一點),更不用說當然全部都是日系的。
當時華碩自家的主機板都流行用了一大堆 OST 的台製電容而已,二張主機板排在一起感覺落差很大的。
之前也替朋友買過一片技嘉 OEM 給 Acer 的 775 主機板 8I915AE,因為他原本的主機板故障了,華碩說無料可維修,要付費也不修 (SiS 晶片組的 P5S800-VM),就到網路上找一片全新的 775 + DDR 的合板來換 (只有 DDR 而已,不是 DDR2 喔!),後來就找到那片 8I915AE,唯一的缺點是 PCI-E 只能跑 4X,對他來說沒差,因為本來就是文書機而已。
買回來也是發現全部都是日系電容 (好像只有 USB 針腳旁邊不是),而且用料也是幾乎全滿。
因為以上這二次經驗,所以才會覺得 OEM 給系統大廠的主機板用料都很足,料件的品質也都不錯。
現在是否已經改變作法我就不知道了,如果連“商用”電腦都是樓主 PO 的這種等級的料件而已,那好像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