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艾克萊爾
媒體與軍方的心態都不對...
這類演練本來就是確認熟練度與武器狀況的,所以表現不佳後檢討有它的意義在
當人為問題(熟練度)不存在時,就是出狀況的武器軍備需要總體檢的警訊
演練為的是找出現時點哪裡有問題,而不是拘泥於表現好壞於否,目的跟手段整個大混亂(尤其媒體常常一知半解大肆渲染,連帶的使的接收訊息的觀眾也成了一知半解的愚民..) 
|
說的非常中肯...
1. 基本上絕對沒有一個國家的飛彈正常率或命中率是100%的;若有,幾乎都是「表演」出來的或造假的數據。有八成以上算是不錯的。
2. 飛彈或武器,若長時間存放都不使用下,確實會因為儲放問題、新舊射控整合系統未發現瑕疵、某批飛彈瑕疵、武器先天環境限制... 而造成命中率不佳。
3. 一個不變的道理:越常實彈演練,命中率&成效越能大幅提升。可惜外在環境卻是為了省經費、省油料、重環保、怕擾民...等因素而大幅減少實彈操演的情況,戰力的下降是可預期的。若要強化,到時又有民眾或民代或媒體批判,說國防預算過高、演習頻繁影響漁業或觀光...。
4. 但連兩次該系列飛彈命中率都不佳,則有潛藏的危機... 很可能同期那一整批飛彈都會有問題,或是射控系統整合上有瑕疵...這部分則是必須認真面對&趕緊找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