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ular Member
|
聊一下業界的近況吧,就我所知
國內四家公司認證不算
前期量產,在BD-R SL 25G,記錄層基本上都是用同一種材料
R 或 C 其中一家公司和日本設備商共同開發出來的產線
某一家二線公司生產線也是和這家日本設備商買的
cover layer(BD碟片最外面一層膠)也和前述的公司用的一樣
所以copy比較快,連製程都用copy的
其實記錄層材料幾乎一樣(專利是日本TDK公司的)
其耐候性(保存性) 較 BD-RE 差
在後面兩家公司掛了後,聽說R 或C 其中一家有改記錄層材料(目前沒確認)
所以以BD-R HTL在台灣還是買大廠牌會較好,較無名的logo,
都是兩大公司流出的次級片,試想被工廠打入次級品,雖有外觀或電性較差的問題
但並非不能燒,(不能燒會直接刮掉丟了),所以這些次級片當然會很便宜的流到小中盤商中
所以市面上當然會有很便宜的片子
還有公司曾發生過
前兩年剛開始量產時,有已印刷好的ODM次級品,直接報廢,賣給廢料回收商
(這是正常處理流程,DVD與CD廢片皆相同)
沒想到不久後在對岸傳出有相同版面的片子在販售,且價格便宜
想當然耳是廢料回收商乘此機會想賺一筆,將回收的碟片做清潔處理後盜賣,真是誇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