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udacke+Dees
不自量力是事實而以,
除非你沒看過金庸,
或者根本看懂金庸,
不然差距明擺在那,
含蓄點講是程度差遠,
誇張點講是跨父追日,
事實講就是不自量力.
他可以立志, 別人當然也可以就事實闡述,
考不清楚因果關係就跳進來指著別人叫金迷的九迷,
還要別人把聯結找出來才搞清楚狀況,
才是太激動, 激動到認清事實的能力都沒有.
|
前二天同事帶小孩過來,才4、5歲的年紀,拿著一個小玩具鋼琴,叮叮咚咚的亂彈一通,問他將來是不是要當個音樂家,他說他想當貝多芬。
如果閣下在場,是不是也要馬上跳出來批評說,連Do Re Mi都不會彈,就想當貝多芬,程度差那麼遠,簡直是夸父追日、不自量力?
九把刀是立志在三十年後超越金庸,請問他出道三十年了嗎?好像本人才三十左右而已。時間還沒有到,就急著蓋棺論定,不知道是誰沒有搞清楚狀況,沒有認清事實的能力?
人因為夢想而偉大,不管這個夢想是否太過遙遠,如果願意付出心力追求,即使最後無法達成,只要儘力了,難道不值得給點掌聲?就算最後還是無法認同他的成就,起碼也等人家努力之後再來評斷吧!
況且以九把刀這種張揚的個性來看,「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踐的價值。即使跌倒了,姿勢也會很豪邁。」所以他的夢想,肯定會是一般人認為達不到的境界,而他會以金庸為目標,不也正表示他認定金庸就是小說界巔峰極致的代表?
另外也別急著往我身上貼什麼九迷的標籤,老實講,我喜歡金庸的作品還多於九把刀,不過就如我前面講的,我不是什麼迷,沒有瘋到認定金老就是小說界的唯一罷了。
如果有長期看小說,並留意到我第一篇還提到另二位作者的人,應該會知道,瘋狂的金迷拿著金庸這塊招牌打壓抑貶當紅作家,不是第一次發生的事了。我一直認為,在各個領域能夠被稱為大師的人物,除了卓越的成就外,應該也要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有提攜後進超越前人的胸襟,否則成就再怎麼高,也不過就是「匠」的層級而已。
我相信金老先生有這樣大度的胸懷,但可惜的是,他的一些迷沒有,拿著金庸的招牌貶抑後起的作家,只是在減損金庸的成就,而非褒捧,我也喜歡金庸的作品,所以我討厭這些瘋狂的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