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jor Member | 
	引用: 
	
		| 作者酢醬麵 天啊∼你的發言好亂...
 
 
 你也說了老美是中日開戰(1937/7~1941/12)的4年後,才真正加入戰局.
 
 史實上,日本缺石油,鋼鐵,是1940年的事.
 
 中國原本的工業力,有現成的煤,鐵礦,也有鋼鐵工業基礎.
 
 軍事裝備能自產:
 1.步槍,輕機槍,手榴彈,小口徑火炮,
 2.商用運輸船,小型軍艦.
 3.戰前正在籌建飛機廠.
 
 若日本能全面占領中國長達4年多,你的質疑顯然就缺乏合理性了!
 
 
 -------------
 當然老美未必會甘心讓日本一口氣吞下中國.
 
 所以這只是一種針對中國沒投降,是否有貢獻的粗糙反向假設.
 
 
 其實,有沒有貢獻還可從另一角度來看.
 
 中國若早早投降,日本停止戰爭損耗,且獲得更多中國市場及煤鐵等
 大量資源.此時日本也就沒必要打東南亞,發動突襲珍珠港.
 
 老美或許終究會找到理由加入戰局.但俄國接收老美軍援的時程就要
 延後,不能把軍工生產專注於武器上
 
 德軍可因此暫時獲利,戰局又多了不少...
 |  
事實上 
閣下的回應令我很困擾 
本來不是在說因為中國消耗物資、精銳士兵 
突然一下又跳到如果中國投降 
所以才整理一下我們的對話 
可能是我中文表達能力不好吧 
我只好依照這個歷史假設性問題去推論 
歷史的如果其實可以假設很多啦 
都可以寫出架空歷史小說了啦... 
也可以假設中國投降.日本不跟美國打.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啦
 
依照閣下的假設...中國投降...日本停止...美軍不動...俄國沒槍...德軍獲利 
貢獻是這樣 
假設中國是這場戰爭中的一個變數 
那消除了中國這個變數 
日本在戰略上的選擇就是北上或是南下.或是不動 
北上缺乏石油橡膠等戰略資源.加上諾門罕事件 
所以剩下的選項就是南下或不動 
閣下之前也說過.日本會開戰就是因為經濟快破產了 
獲得中國市場跟資源是否不會破產? 
邱老頭來個解除英鎊與中國法幣的掛鉤..使中國極速通貨膨脹.讓日本物資缺乏 
照樣經濟破產 
或是美國依舊來個石油鋼鐵禁運...日本依舊不得不打 
所以顯見:決定日本動不動的因素在英美手中..不是日本自己可以決定的 
南下就跟史實一樣.... 
所以消除了這個變因....接下來的發展看來還是跟史實不會相去太遠
 
至於你提到的中國原本的工業力,
 
有現成的煤,鐵礦,也有鋼鐵工業基礎. 
軍事裝備能自產: 
1.步槍,輕機槍,手榴彈,小口徑火炮, 
2.商用運輸船,小型軍艦. 
3.戰前正在籌建飛機廠.
 
有跟產量多寡是兩回事: 
1937年中國的鐵產量不到10萬噸而鋼產量不到千噸 
同時期日本的鐵產量309萬噸640萬噸(還沒被美國斷貨) 
前面也提過當時中國出產的鐵礦砂產量約為19.6萬噸 
所以就算拿下中國鐵資源還是很缺乏的 
小型輕兵器的產量 
抗戰八年平均每月產量約5,675枝不過中國每月耗損量大約是8千多隻 
商用運輸船,小型軍艦 
恩....基本上江南造船廠落入日本人手中大部分的工作就是維修一些小型艦船 
另外製造一些魚雷艇..DE以上還是本國製造 
戰前正在籌建飛機廠. 
這個嘛...其實很類似台灣的代工組裝業...產量就不多說了 
這些資源看來對日本助益不大.除了鎢等稀有礦產以及糧食棉花 
要有助益請參考台灣歷史 
日本人花多久時間轉虧為盈 
而且其中還要保證英美不對日本出手
 
中國不等同於法國 
法國的工業基礎不同於中國.煤鐵產量也不同 
況且德國占領了法國也沒辦法完全將法國的工業能量轉化為己所用
				__________________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