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olp1231
您說的沒錯 不過我有時會覺得 還是該培養國內廠商
但可以由經濟部等更高的部會來協助 叫聯勤那種來做真的很難成功(原因大家可想而知)
以紙張來說 台灣那麼多家廠商簡簡單單都能做出來用經濟部牽線(提供人員協助或有一些預算名目)甚或某些航空公司
但別有軍方色彩(有時別的國家會有意見.......是蠻無奈的)
然後通告三軍或一些採購單位 採購時就可列入優先採購
有系統的整合規劃及運用 而不是那邊弄一點這邊弄一點最後是什麼都沒有
一條膠圈一罐油一些小零件 都要國外採購台灣真的是錢多(都美金計價再加上時間)
其實還是應該以申請FAA為準 搞不好產品還能外銷國外
找CAA認証時間會拖更久吧(官僚制度再加上官僚怕事)
或許很多事我們說的都很簡單 實行起來可能有難度 但國外能我們應該也可以
|
經濟部有在做啊!
有一個航太工業小組,已經持續運作超過15年以上了吧
問題是各單位喊各單位的,經濟部口口聲聲說要支持航太工業發展
卻連國防部這個爛咖都搞不定有啥用處!
航空公司更不用講
財政部關稅總局的關貿法規中,甚至明定軍用器材、航空產品進口免稅
請問要國內廠商怎麼玩下去!!!
航空公司自己買航材、自己從國外載回來、自己報關進口
省多少錢??
光是運費、關稅就省很多了!
航空公司跟國內航材廠商買還要營業稅5%,如果我是採購光是那5%的稅就搞死我了...
更別說原廠的價格跟傭金了...
跟國內廠商買唯一勝出的是交貨速度快這一點贏老外而已
其他........就別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