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在空軍服役的時候
總有一個問題
引擎是飛機開發中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大家也都知道噴射引擎難開發
IDF的限制也在引擎
連已經淘汰的F-104的引擎
都比的上IDF
當年淘汰百多架的104
先不說這些104的零件當年是怎麼多方從各國買進的
在當年淘汰時
104是被當作廢鐵賣掉
一台104內有多少貴金屬
有多值錢就先不說了
讓那個得標的---民間業者賺到怎樣的荷包滿滿 也更不用說
只是當時為何不把104的引擎都拆下來研究
適當的逆向工程(台灣這個很強吧? 早期還有海盜王國的名稱)
弄出幾具自主研發的發動機
有那麼難嗎?
當時在部隊有詢問過飛官
不過不是跟我說
1. '不符合成本啦' <----軍方內部自己很多都有這樣的想法 所以別想國防自主了
2. '那是美國賣的飛機 報廢也不能亂拆' <----怪事 我買了 不想丟 要拿來研究 也不行?
3. "漢翔技術不到 做不出來啦"
其實目前IDF不能算是國造的飛機
至少在發動機部分
漢翔確實只能完成99%左右
缺少某些關鍵的技術
只是當年曾參予 開發 試飛 換裝 的空地勤人員真的很厲害
他們可以只要聽運轉聲音
就知道機器哪邊是否故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