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有霸凌 校長恐官位不保
更新日期:2010/12/13 04:11
〔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校園霸凌事件頻傳,教育部著手制訂「防制校園霸凌執行計畫」,並研擬「校園霸凌法」。教育部軍訓處長王福林批評,目前許多學校沒有把學生被霸凌當一回事,因此把校園霸凌列入校長考績、續任的關鍵。至於施暴者是否「強制隔離」,則需再討論,尚未定案。
日前桃園某國中女生遭同學霸凌並強拍****,該校又傳出男學生被集體霸凌,不僅被踢打,頭上還被套大型垃圾桶,在在凸顯校園霸凌的嚴重性。
研擬反霸凌法 案件列入校長考績
教育部目前認定「校園霸凌」有四要件,包括兩造相對勢力(地位)不對等、攻擊行為長期反覆不斷、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對生理或心理侵犯的結果。而據中山大學教授鄭英耀的調查,最常見的有言語、肢體霸凌,還有結合同伴排擠及孤立、網路散播謠言或不雅照片等。
教育部次長吳財順指出,校園霸凌頻傳,教育部已緊急找二十五縣市教育局處開會,並收集美、日等十五國處理防制資訊,近日將再由部長親自邀集各縣市研商,部長吳清基將寫一封「致全國校長公開信」,要求各級學校把防制校園霸凌列為重要事項。教育部也著手制訂「防制校園霸凌執行計畫」及「校園霸凌法」。
王福林說明,立法需較長程序及時間,因此將先制訂防制執行計畫,例如要求校方積極查報處理霸凌事件,否則會扣減補助款、影響校長考績。
一旦發現疑似霸凌事件,學校也須進行評估和調查,啟動輔導機制。同時,教育部將要求各縣市與學校,每學期須對學生進行「生活問卷」,找出疑似霸凌事件,且須設立申訴專線及信箱,供學生求助,若教師無法處理,還可請社工或少年隊協助。
施暴者強制隔離? 討論中
至於霸凌者的懲處,王福林說,目前法令只能針對霸凌造成的傷害進行刑事處分,未來施暴者會加以個案輔導,是否比照芬蘭採取「隔離」或「禁止接觸」,仍需討論。
人本教育基金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均對「隔離」霸凌者有疑慮,認為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認為,施暴者的輔導教育是霸凌處理極重要一環,隔離是最不好的方法,且外界對霸凌的定義還不很清楚,希望教育部明確釐清。
全國教師會秘書長吳忠泰強調,霸凌是社會治安的延伸,混雜幫派、販毒甚至性侵,學校應和警政單位結合。北市大安國中輔導主任鄭建華認為,目前輔導老師及社工師不足,有些人須分擔五百多名學生,亟需增聘人力。
知名學者洪蘭也指出,曾有一名身心障礙孩子上廁所時,四名同學故意把門打開並且嘲笑,身障者當場崩潰送醫。她建議,家長要多關心孩子,及早發現孩子的心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3/78/2ivn7.html
我只有一個心得:
幹~ 人本又出來說話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