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Totenkopf
雖然會有點離題,但是我還是想再講一次
即便車速一樣,不能改變車種不同的事實
同樣是時速40公里出個意外,汽車可能是駕駛人下來互罵髒話,機車可能就要打119叫救護車
我自己有開汽車也有騎機車
當我開汽車時我很怕機車,怕他們鑽來鑽去時一個不小心摔到我車前或是撞到我,害我無端吃官司
當我騎機車時我也很怕汽車,我全身保護就只有頭頂那個塑膠跟保麗龍做的安全帽,隨便被碰一下摔一下都不是開玩笑的
機車雖然方便又省錢,但真的很不安全,儘量別把它當做主要交通工具吧
|
小弟相信您所說都是真實的感受&事實... 但您真的犯了個盲點...
就是:少了份為對方設身處地著想的同理心~
您可能經濟狀況不錯, 開車路線不大塞車, 或居家附近很容易有停車位等等... 所以您以自身的出發點, 以安全性為出發點, "規勸" 社會大眾開車, 而不要騎機車.
您卻不知道, 您這樣的說法其實跟郝龍斌以前說過的一句話給人的感受一樣刺耳, 尤其是對中下階層的人民.(因為他們的經濟條件 "只能" 選擇機車為工具而非汽車)
-----------------------------------------------------
機車族暴增,郝龍斌拒絕調整機車路權
油價不斷飆漲,民眾上下班騎機車的數量大幅增加,台北市長郝龍斌昨一早看機車流量,
強調道路面積固定,根本無法負荷龐大機車流量,要市府調整道路路權使用也是不可能的,要求民眾勿騎機車改搭大眾運輸;學者批評,有很多地方是捷運、公車未達,民眾有使用私人運具的需要,市府應正視機車大幅成長的現況,積極針對機車族需求做交通措施方面的因應調整。
根據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的調查,北市七處聯外橋樑的機車使用量,從前年尖峰時間的七萬五千五百四十五輛增加到今年的八萬九千六百廿五輛,顯示高油價時代機車使用量大幅增加取代部分汽車。
車流卡路口,市府無視
郝龍斌昨到華江橋附近桂林路環河快速道路交叉口視察機車流量,龐大的機車流量要轉入環河快速道路匝道,但因車流太多,每次綠燈根本無法將車流完全紓解;不過,
諷刺的是,龐大機車車流在一次綠燈時間內無法完全進入匝道,北市府卻未因應調整現場的時相,任由機車紅燈還卡在路口進退兩難。
郝龍斌在面對記者提問,是否有可能改變過去汽車路權優先,並檢討調整交通措施,確保機車族安全,郝龍斌第一反應是「不可能」,他呼籲騎機車民眾還是多使用大眾運輸系統。
學者:應正視騎車需求
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榮譽教授藍武王表示,油調漲,機車增加使用趨勢不可擋,況且很多地方是捷運、公車沒有到達,市府要積極面對民眾省荷包騎機車的需求,在交通相關配套措施做適當調整。
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所長黃台生也認為,過去機車管理較落後,油價調漲後應更積極重視這個議題,他認為應讓機車看做是小汽車一樣,可以行駛在「禁行機車道」,當然相對要機車騎士付出停車等成本,建立正確騎乘觀念。
--------------------------------------------------------
再回頭看看面對單車時的態度...
之前不是說道路面積固定嗎?無法為機車調整路權好讓機車更安全嗎?
那敦化南路的單車專用道又怎麼跑出來的?
大家想想就能體會,為何機車族群很多人那麼痛恨郝龍斌&羅孝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