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上一些頭像、簽名檔圖片這些很久才改變的「網頁物件」都在快取資料庫上,
一年內存取這些圖片的次數若為 1000 次,快取的空間不夠大,
這些「物件」很快就消失或被別的網頁蓋過,但如果有辦法長時間保存下來,那省下來的流量跟下載速度應該也是可觀的。
除非使用者上了 A 網站,要過幾年才會再上一次該網站,
這情況下的把網頁快取起來才沒有意義。
為了追求上網的極致速度,這應該是可以納入考慮的範圍吧。
這裡有一篇支持提高緩存空間大小以提升速度的文章
作者好像在 Google 跟 Yahoo ! 都待過
他覺得現在瀏覽器只追求 JavaScript 的速度,
而忽略了快取的重要性,畢竟現在硬碟空間已經不比以前那麼稀有了。
他提出數據說明有很大一部份的網路使用者沒有真正的利用到「快取」帶來的好處,
而瀏覽器預設的快取限制過小是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之一。
http://www.stevesouders.com/blog/20...rowser-caching/
接著好像就有人跑去跟 Google 說希望提高快取空間提升用戶瀏覽速度
http://code.google.com/p/chromium/i...detail?id=53541
而 Mozilla 已經打算提高 Firefox 的預設快取容量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