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就你講的"科幻類型"我稍微講講巴.
科幻類型其實是最不能拍的片子, 因為它屬於最燒本的片子.
但是科幻類型也是最能拍的片子, 因為只要你劇本寫的大眾能接受, 很容易賣. 而且你劇本怎麼寫都可以"因為是科幻".
先講國家來說.
韓國. 不用提了. 台灣根本連看都不用看韓國. 已經不可能追上.
泰國. 喔.. 也不用提了. 還是差很遠.
香港. 喔... 沒差那麼遠不過也還是不用提了. 因為"資金"&"產量"跟人家差太遠.
我講個差距到多大的好了. 讓看的人有個概念.
詹姆斯柯麥隆"1991年", 也就是距今"十九年前"拍攝的魔鬼終結者第二集(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你今天就算給你錢照著他拍你不見得能拍的有他的fu或是比他好. 甚至你還是連"那個資金都籌不到".
科幻就是"燒錢". 愛情喜劇絕對是"低本賭回收"最佳管道. 就算在好來屋到目前都還是不變的鐵律.
但是.
你沒人能寫出個好劇本來...
或是你沒人能從小說/書籍裡改編個好劇本來...
連這基本的都沒有...
那你什麼鳥都沒的玩了.
而且如果你本國消費者根本連什麼能看什麼是"單純媒體炒作"都分辨不出來...
"你更什麼鬼都沒的玩了". "零".
講到這個當然要講到"海角七號"拉.
其實海角七號上的那段時期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一個"很奇特的特性".
那年在那個"時段"中, "幾乎沒有一片外國片是能看或是讓人提起興趣會想看的". 幾乎沒有.
每年都幾乎會有外國片的黑馬在這種"外國歸類於砲灰片時段的"片子上映. 不過常常會有黑馬竄出.
但是"那年很奇特的幾乎是零".
而海角七號在這個時段上映的時候在劇本與腳色安排上都達到及格的狀態下, 之後由媒體狂炒作.
才會有它個"海角奇蹟".
好笑的是後面的以為拍拍這種類似的東西能碰出個"海角又一奇蹟的"真的不在少數. 之後"全軍覆沒".
好像就認定老美(歐)每年這個時候就是真的沒賺銷庫存就是.
總而言之.
台灣如果還要拍電影起來"不可能是科幻片". 因為根本沒人會出那種錢. or, 出了那種錢到最後只是被其他人分掉拍出來的還是爛東西爾爾.
台灣要拍電影還能再上上檯面... 看有沒那個神人寫出個劇本1. 邏輯超強 or 2. 經由社井小民能同理心到"心坎裡"的劇本(愛情or what ever都可以).
不過機率...
比零大不了多少.
P.S. 小附註. 用低成本(才五百萬美金)拍出高評價而且真的有深度, 好看的"科幻片". 近年來不是沒有. 首推是80年代天王大衛包伊(David bowie)的兒子Duncan Jones所拍出的[月球]-Moon-(2009). 而且原著是由Duncan Jones撰寫(imdb) 但是你在台灣沒有這種人才, 也沒有這種編劇.
喔, 別講導/編/製作了. 連演員都沒有你搞個鳥. lol.. 台灣能演有Sam Rockwell程度的. 我不多說了. 喜歡電影的人自己心裡有數.
引用:
作者結冰礦泉水
個人覺得沒有"科幻類型"電影的國家不算"電影成熟"國家... (連印度、泰國都有拍過...)
韓片我看得少,最近知道的是"駭人怪物"一片!
拍不出這類片子表示電影實力薄弱... (刺陵應該算"動作片"而已,而且是和大陸拍的也不算純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