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ndy84
1.現在輔導金好像是1:1,補助五百萬就要有五百萬自備款,而且錢分三次給,
對新人而言門檻又更高了,所以為什麼你一直看到那些老骨頭,
因為人家以前拿得出成績,朱延平拿兩千五百萬不為過,人家可是有過億萬票房,
如果你有五千萬,你會投資有經驗的老導演還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
鄺盛雖然不是電影導演,但是他在mv界也是有一定地位跟信譽(或是資源),
追根究柢上資金本來就是不該由導演承擔,而是"片廠"要承擔,(靠製片單打獨鬥也沒用)
所以老美就比較簡單,三部電影掛,你這輩子就別想翻身!
2.事實上你看到那些劇本,都是由北藝大、台藝大教授甚至是讀過國外NYU、UCLA的教授所審核,
有趣的是在東亞文化裡,真正的菁英分子是不會讀藝術跟電影的,這是眾所皆知的事情,
他們會流向電機、法律跟醫學等其他領域,好!我們不要把電影菁英化,因為電影是大眾娛樂,
...
|
的確,就算是好萊塢的導演,也是常常需要找金主贊助,拿到錢也不能亂花,
所以一個能有效控制預算的優秀製片是很重要的~
輔導金制度可以改成低利借貸,輔導金輕鬆給沒關係,但是要還。
上一次借的還沒還完,就沒有下一次可借,這樣票房就會變得很重要,
不是導演自己拍爽就好。
如果是叫好不叫座的片,沒關係,可以像參加國際體育競賽一樣,
得到國際獎項政府就給獎金,獎越重要越大,錢就越多,
然後再拿這些錢來還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