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千島雷禪
我認為刑度的輕重,和當時的生活水準和社會風氣有關
比方你說古代,那時人人要幹農活、面朝黃土背朝天、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非常痛苦,也沒有任何尊嚴和自由可言
所以那時即便是死刑,也無法對人民產生威攝,所以只好在死刑上多玩花樣,極盡殘忍之能事。此時不僅是東方,西方世界在工業革命之前,也有許多殘酷的刑罰
到達工業革命後的現代化社會,人類生活大幅改善,越來越貪生怕死,故死刑已足夠使人產生恐懼,無須再多翻花樣,徒遭怨恨
如果有一天,社會的生活能夠進步到,讓人覺得失去自由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那麼廢除死刑根本無須爭議,水到渠成
今天廢死會有那麼多爭議,只能說台灣人的社會生活還沒有優渥到這個地步
不知道你有否常常聽到這樣的言論:現在工作難找,收入總不夠花用,孤家寡人的,還不如去牢裡吃公家飯
你看台灣人的生活水平這麼低落,很多人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過...
|
再貼一次之前的連結:
台灣2000年以來故意殺人案件數量(補上執行數)
「什麼都漲只有薪水沒漲」已經有十幾年了,但是殺人案件數還是一直下滑,2005年暫停執行死刑以後也是一樣。
金融海嘯在2008年引爆,但是2009的案件數也沒暴增。
我覺得實際情形似乎與上面的推論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