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ode-hard
東協是東協 ECFA是ECFA 這兩者不相干啦
|
如果貨品在A地賣給B地免關稅, B地賣給另外10地也免關稅, 那效果是不是等於A地賣給另外10國免關稅??
引用:
作者jr200901
放大了那麼多字
還是沒有提到簽署後對於台灣人在台灣就業的機會有沒有幫助
對台灣人在台灣的薪資會不會有正面的影響
|
這問題樓上阿耀兄已經代答了,
我也講過,這是因為外面環境變化,我們也得被迫跟著變.
微利時代, 那幾趴的關稅可是關係著生死存亡阿.
我也講了,這是在保住製造生產還留在台灣的公司阿!!
以下引自天下雜誌:
為何要簽ECFA?
1. 全名: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2. 目的:
簡單來說,ECFA是要讓台灣商品免關稅進入中國市場,擴大產品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同時台灣也必須提高免關稅商品的比例,並大幅開放市場給中國。
ECFA內容為何?
1. 適用範圍:兩岸
2. 簽署者:台灣與中國協商共同決定
3. 簽署方式:採用「架構協議」,截至2009年8月還未與中國就協議「細節」洽談。後續實質內容才要經由談判逐步完成。
4. 簽署內容:可能包括商品貿易(排除關稅和非關稅障礙)、服務貿易、投資保障、智慧財產權、防衛措施、經濟合作,以及經貿爭端的解決機制等。
二、東協10+1
東協10+1與CECA有關。2004年底,「10」指東協十國,「1」指中國,「東協10+1」即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協簽訂成立自由貿易區,2005年會員國部分商品免除關稅,2010年則開始全面免稅。因此將重創沒有在10+1裡、卻又與東協、中國經貿互動極密切的台灣,尤其以出口為主的塑化業與紡織業衝擊最深。
例如:台灣石化出口至中國,課稅約9%。而東協零關稅,產品大舉銷往中國,台灣出口產品將喪失競爭力。
三、東協10+3
除此,「東協10+3」也將在2010年成形。「東協10+1(中國)」之外,再加上日本及韓國,成為自由貿易區,互免關稅,其中日本十年內將給東協九成的產品零關稅優惠。同為出口導向的台灣,恐面臨比東協10+1更大的衝擊。
因此,政府目前主要希望CECA簽署,台灣商品可以自由進入中國,再轉至東協10+3的其它自由貿易區國家,享有同樣的競爭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