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code-har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8
文章: 10
引用:
作者RogerShih
Intel當時,有的就是一個夠大的新興需求跟市場,沒那個市場,有創意也沒用。


IBM在當時認為PC這塊市場全世界只有5台的量 夠大的新興市場?? ㄎㄎ

很多東西在當時根本沒有想到後來的影響有這麼大


引用:
作者RogerShih
台灣自己市場不夠大,你要佔有市場,成熟市場不容易打進去,新興市場才有機會讓你的創意擴大規模下去,連這都不懂?

不要再用以前中小企業的腦袋,來看現在企業競爭,如果說台灣很多企業短視近利,很大一部份也是這種思維來的。


市場是不是成熟不是你決定的 MP3的應用在Apple進去以前 不知有多少家在混戰 大多數人都認為MP3的影用已經飽和了 而那時Apple只是一家過氣的電腦公司

而現在iPod風行後 世界上只剩一家iPod獨大 ㄟ 不是市場已經飽和了嗎 那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iPod首先推廣的是新興市場嗎?? 絕對不是 為什麼iPod就可以在歐美成功? 其他的不說 捷安特與美利達是因為中國市場而成功的嗎? 成功的方法百百種 世界上有這麼多國家 就偏偏一定說沒有中國就不會成功

為什麼一定要把所有的資源押在一個地區呢?


引用:
作者RogerShih
很多資訊產業標準,我們並不是沒得定,但是我們最後就是只能跟,沒有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夠大的市場去養一個標準出來。

創意這東西也一樣,自以為很有創意的東西,卻佔有不了市場的多得是,大部分自認有創意的人,都卡在這點上,才會變成眼高手低的笨蛋。

高品質就不要市場?就沒有所謂經濟規模支撐?我玩耳機,高階耳機一萬兩萬幾十萬都有,有的真的就是作口碑,但那是有雄厚市場本錢後做的事。當你要作一個高品質的東西,也要有夠大的市場支持你作出來口碑,就像大陸市場對於三星一樣。

很多事情,錯過時間作,就要花更多無謂的力氣去補救,當大陸市場飽和了、成熟了,你再進去,你連壯大的機會都沒有,是要怎麼跟人講你的高品質多好?= =


資訊產業的標準有沒得定是你自己認為 自己決定要當個跟隨者 不要當個開創者 自己放棄了一切可能 就什麼希望也沒有了

一開始台積電就是切入別人沒有做的東西 當時世界上沒有晶圓代工 很多人也說晶圓代工做不起來 但是他成功了 當初台積電如果也是跟隨者 我相信今天台積電可能已經消失了 或者只是一家要死不活的公司

大陸之前在WIFI上面想要訂定自己的規格 跟GSM一樣 想跟美國日本一樣搞自己特殊規格 結果勒 還不是喊卡 當然大陸方面只是喊喊戲 主要還是希望用廣大的市場交換WIFI技術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的能力不夠 有了市場就有規格制定的條件是在自己擁有足夠的技術能力 沒有技術能力也只能被人牽著走

高品質當然需要市場 所有的產品都需要市場 但是因為這個東西只有你可以做 所以你就有了議價的權利 你所謂的高品質耳機 難道沒有了高品質還可以賣個10幾20萬嗎 品質與品牌才是你賣這個價格的原因 而市場大小只是你獲利的多寡 難道你的耳機只能賣大陸 你的耳機不能賣歐美國家嗎 大陸市場很大沒錯 但是如果因為政治因素哪天不能賣了(這在大陸很常見) 你馬上就倒閉了

風險永遠都需要控管

大陸市場很大 對 很棒 你如果認為很好 OK 那是你個人的事情 你自己去投資 賺到錢我恭喜你 你保證去中國就一定會賺到錢? 當然不是 那為什麼要把你認為的好機會硬套在我們頭上呢 也許我根本認為這不是好機會 個人造業個人擔 你要去大陸發展自己去啊 跟我們不想去大陸的人有什麼關係

大陸市場飽和了 世界上就沒有其他新興市場了嗎? 其他金磚四國呢? 南非澳洲呢? 你的眼光永遠只看著大陸市場嗎? 為什麼不能放眼世界?

永遠都有賺錢的機會 但是不代表你能夠把握 沒有技術能力 你也只能眼睜睜的看他溜到別人的手上

至於簽ECFA我也不反對 但是一切都要說明白 到現在簽下去的代價是什麼 說不出來 難道你跟美國簽TIFA 跟日本簽FTA 跟任何一個國家簽任何條約 都不說明內容 不說明代價 這是個一執政者該有的心態嗎
舊 2010-05-01, 03:55 AM #19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de-har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