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美國從二戰之後開始成為全世界的消費中心,很多從歐洲、日本、台灣、韓國製造的東西都出口到美國,
也因為許多國家仰賴美國市場,美國得以用經濟利益將政治影響力伸進這些國家,而如今中國也有這個傾向。
對於台灣在短時間裡跟對岸簽ECFA,韓日兩國的態度是有點消極希望不要成形。
因為在東南亞、中南半島,很多工業民生消費品台日韓是相互競爭的,尤其是台韓之間。
日韓一直有種疑慮就是要不要把大陸市場作為深耕的對象,亦即投入高級人力、資金在大陸市場,
好處是可以在快速成長的市場快速獲利,壞處是雞蛋放太多進去,改天大陸會拿來箝制你。
日本人有種說法在形容大陸目前的狀況,就是這個漩渦我現在不想跳,但是台灣現在跳進去了,我不跳就等著餓死。
歐洲、美國都因為過多的舉債、經濟泡沫導致消費不振,如今有中國這些新興市場等著開發,要進去也不是,要袖手旁觀也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