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ittleJohn
*停權中*
 
LittleJoh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大家要有產業鍊體系、協力產業的概念就可以去思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受影響。
例如你是南科園區外的自助餐老闆,許多外食人口會到你店裡訂便當吃飯。
你可以思考到店裡來用餐的人是在哪裡工作的?面版廠(面版供應鍊)?台積電、聯電的協力廠商或營造工程人員?
當ECFA成立之後這些付錢找他們來南科工作的聯電、奇美有沒有外移的可能?

如果面版業外移,可能是因為大陸是直接吸納訂單的市場,直接在市場所在地製造產品,庫存料件與成品運輸成本會大大降低,所以他們外移的機率很高。
聯電等半導體運輸需求沒這麼高,外移機率低,所以仰賴半導體的協力商、生活百貨、營造、飲食娛樂繼續留在台灣的比例就高。

我遇過一位專門在高職五專幫老師準備販售電工教材的業者,他本來是電子工程師起家,偶而跟電子材料業者合作向學校販售成套的教材、電子材料。
後來很多專科高職升等到技職大學,採購量都被更大的廠商包辦,於是他跟幾個同行去大陸幫人家修工具機、車床等器材。

後來在廣東看到某些學校的學生在他常去的電子材料商東翻西找買電子零件,說是要做課堂作品。
於是他兼差找教科書要做的作品,仿照當初在台灣那一套,找老師合作寫教材、找成套的電子零件整包賣給老師或學生。
後來規模越大,他直接找台系的電子零件加工廠批發零件自己包裝,前幾年他回台灣時大陸公司規模跟他當初離職那家公司相比已超過百倍有餘。

所謂台灣經驗有很多是大陸目前還沒有經歷過的,好的台灣經驗在大陸在東亞都可以複製,核心留在台灣然後製造銷售到海外也是可行的!
舊 2010-04-29, 02:01 PM #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ttleJoh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