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台灣特有的精密金屬加工、工具機對於泰印馬來西亞來說他們是受害者,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這些產業,
有關稅的時候還可以課稅來補貼損失,如今關稅障礙沒了,他們等於拱手讓台灣商人賺錢。
不過自由貿易背後還是可以用種種關卡障礙讓進口商不想把東西進到某國販售,例如免關稅進口,
但是進來銷售之後的貨物稅、印花稅、產品抽驗等等無形障礙都是政府用來阻止廠商把品質與台灣相當但價格低廉的產品拿到國內賣,相對的台商在國外也一樣會受到阻撓。
更進一步的台灣產業外移應該會發生在未來五到十年之後,像墨西哥一樣原本擁有很多製造加工業,但是北美貿易協定之後因為主要銷售市場都在美國,
廠商為了在成本與運輸銷售體系取得平衡,運費高昂的東西反而會遷到美國而沒留在墨西哥,對於這一點,墨西哥未獲其利反受其害。
未來大陸如果繼續保持一定的內銷市場胃納量,一定會有台日韓東協的產線被迫遷到大陸,因為貼近市場可以節省成本。
可是體積小運輸費不高但是附加加工後的高價品就不一定要遷,如果只有台灣有技術人才,沒有驅使他外移的因素,那簽什麼約對他也沒有影響。
擁有資訊半導體工業、化工塑膠基礎的台灣,對於東協來說很討厭,因為台灣有的他們都沒有,就算他們想扶植產業也可能被台灣吃掉。
所以自由貿易不是任何一個國家一廂情願而已,有得就有失,要釣魚起碼餌要準備好。
各位不要有進了某家公司就工作到老的念頭,如果公司產品喪失競爭力,他就必須外移,那麼你的工作可能不保,除非你願意多讀一點英文學點越南話去當台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