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IELTS
原來你公共財的定義是如此呀....
你以為目前黃金地段的稅和深山土地的稅都一樣嗎?
你真的天真以為用市價課稅,就會讓價格下降嗎?
你說歐美國家是用市價課稅,如此歐美就沒有人報怨房價貴嗎?
你要不要去問問紐約客及倫敦客看看
之前我問你"當乾淨的水資源數量遠少於大眾需求量時"
你如何把乾淨的水資源當成公共財?
你卻以為非公共財就是獲利工具....
加加油,好嗎
|
你是說這個嗎? 2006年的新聞
"第一季全國房價所得比平均是七點五倍,也就是國人平均要不吃不喝七點五年才能買屋,較去年第四季七倍與去年第一季六點六倍均明顯增加,其中又以台北市十點四倍最高,高雄縣市五點六倍最低。
紐約 9.5
日本東京 4.98
韓國首爾 6.84
台灣台北 8.8
新加坡 20.9
"
以市價課稅不一定能讓房價下跌
如果房價漲幅超過稅,就會讓人想要持有
可是一旦房市反轉,就不一樣了
會讓手中滿手房地產的人被燙傷
如同美國房市泡沫後房地產大降價,但這在台灣是不可能的
因為在台灣房地產的持有成本太低
屯積個幾年還有賺
如果以市價課稅,稅率夠高的話,現在房價早就該下跌了,就跟美國一樣
無論如何,把土地視為公共財這跟市場機制是不相衝突的
你也加加油吧
明明我說得很清楚,公共財不是每個人都平均分得一點點才叫公共財
而是利益共享! 這就符合公共財的精神
無償長期持有國家少數資源(這資源也不是他生產出來的),並且以此做為獲利工具
所有人都不覺得這點不對,這才是我一直覺得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