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海豹
幹嘛想那麼複雜
天才本來就是稀有的(天才這詞原本就是相對於普羅大眾的產物)
但天才是可以被聚集的
如醫學院,中研院,NASA
進入天才之林而不覺其有天才之資
那是因為他不是天才中的天才
並不是因為他不是天才
天才不等於成就
沒成就不等於不是天才
請詳察.... 
|
諒我引您的討論內容作補述 ....
紅標字的說法為 ~ 天才不因群體環境的相較而改變其真
定義天才 . 應把天才視為主體看待
而群體環境的相較 . 在語言需要之下 (也是思考盲點)
是不可避免之描述天才的定義條件 . 非為天才的定義
如同萬綠叢中一點紅 ... 紅之所以為紅 . 是本質紅 . 不是經綠的比較而判別為紅
萬紅叢中一點綠 + 一點綠一點紅 + 一叢綠紅參半的情況下亦然 . 紅綠本質依然不變
參考
===================================================
另 ~
以下是我悶得發慌練腦袋胡說八道的 ...
因我自知能力不足以述說這種難度的內容
如果諸位不想看下去 . 請您自動略過
長短相形 . 高下相傾是人類信手捻來慣用的認識觀 = 很好用
但 . 人類不只有比較做為思考工具 . 還有其他工具
純粹使用比較 . 很容易錯把外部條件與現象錯當成本質或定義
那是因為語言描述的需要 . 而產生認識上的錯誤
例如 : 天才一詞 . 如是詞涵保有群體中的罕有
認識者過於專注該詞涵
不以天才為主體做能力上的鑑識為主
而從群眾數量比例上的相較出發
那麼所得的將會是謬誤的
探研知識 . 偶爾該拋棄語言舊有的詞涵 = 不被語言所困
因舊有的詞涵應歷史之故 . 不一定是所指之物定義上的正確 (如電腦它不是腦)
畢竟探研知識 . 不是在考古 .... 而是發現新義與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