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慣例20歲隱藏版本請點我
前言:
這是小型化電腦NVIDIA ION系統介紹...
這是我最短的前言了吧XD
I O N...多麼美麗與夢幻的英文縮寫......
但其實它包含最深的愛戀含意....
世界上,每個人都無可避免,也很難逃脫這樣的美麗字句...
.....
.........
..............
.................
Nvidia I O N
ION就像跳動中黑與白的琴鍵,在空氣中散發著浪漫的旋律與氣息...
有時更像女人反叛的凝視與深情眼神的探索...深深的吸引著處在電腦世界中的我們。 (我很想看我能在怎麼掰下去...XD)
介紹開始吧~ 0.0Y
ASROCK 拆解完內部全部組件,其實ION的構成極其簡單,就跟一般電腦是一樣的,只不過全都迷你化,也可以把它看成是筆記型電腦無螢幕版本。
構成最主要的組件為NVIDIA的ION GPU*1
CPU為INTEL的ATOM 330雙核心處理器,比較特別的一點就是,NVIDIA的ION GPU處理器,基本上就等同於NVIDIA GeForce 9400M的等級。
所以Vista乃至於WIN7作業系統上,所會支援的DirectX 10規格,也都可在此台機器上實現安裝。
INTEL ATOM 330雙核心處理器所使用的超小型散熱器與風扇。
ION所使用的散熱風扇-
在此台ASROCK ION 330上是使用被動散熱,文章後面會提到這點。
ION GPU本體(NVIDIA GeForce 9400M)
ATOM 330 雙核心處理器,核心時脈為1600MHz,單一核心裡面內建512KB L2 Cache、匯流排正規為533MHz FSB。
在此台ASROCK ION 330 BIOS設置上,有超頻選項667、800Mhz FSB可供選擇,並提供CPU外頻可超頻至180的調整空間。
就操作使用的這段時間上,ION平台如果只是搭配Windows XP;2個記憶體插槽安裝上2G RAM,跑雙通道模式就能有順暢的使用感受,但是如果使用者想體驗DirectX 10與最新作業系統的魅力(Vista、Win 7),建議上請盡量安裝最高容量至4G,畢竟ION GPU的VRAM是由系統BIOS設置使用大小,去做分配的;會在系統中支援64~512MB不等的VRAM使用量。
所以想順暢的使用以上2套作業系統,這樣的配置是最理想的狀態。
ATOM 330最大特點還有可在BIOS中,開啟HyperThreading技術(簡稱HT),這項技術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在早期的P4處理器上應該都使用過,可以讓CPU雙核心模擬成4核心。
主機板-
內部配置上2組SATA插槽,剛好可以搭配一台SATA規格的DVD燒錄器與2.5吋的硬碟機(SSD)。
記憶體部分提供2組DDR2插槽,並支援雙通道技術,比較早期出現的ATOM 270(單核心1.6G)在效能上更勝一籌。
另外,全機使用固態電容,可以確保在高溫又被動式的散熱環境下安全的運作。
主機板上的開機鈕與硬碟閃爍燈
音效晶片的部分是使用VIA的VT1708S,在於機身後方另外還有一個光纖端子,可以搭配擴大機輸出5.1聲道。
ASROCK ION 330這台機器還能另外選購BD播放器,光纖就剛好不會無用武之地~
網路晶片是使用REALTEK的RTL8211CL,最高支援至1Gbit
2組sata-II 3.0與電源輸出,供給光碟燒錄器與硬碟的電源
主機板固態電容的部分與MOS---我一直在想,如果把MOS上散熱片會不會超頻性上會更高呢XD
輸出端子部分-
由左至右開始介紹,電源插入孔、光纖輸出孔、AC97音效孔、網路孔、多達6個的USB 2.0輸入端子、HDMI輸出端、D-SUB端子。
前面板與後擋版,後擋版掛載一小型風扇,主機板內部原件就直接以此風扇被動散熱,在噪音與散熱上剛好取得一個平衡點,或許是ATOM 330運作上也不會功率太高的緣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