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VF-19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56
引用:
作者skyang
錯!麥當勞有好幾家供油廠商,所以材料各家可能不一樣。南僑陳飛龍老闆已經跳出來證實。
就像當初大潤發的麵包有三聚氰胺,也是中壢店中獎。
大企業不太可能被一家供應商綁死

另外這應該是北縣消保官去查出的結果,他應該沒權力查全台灣。
還有沒有立刻封店查材料,現在也很難追查,砷不可能是化學反應才合成,只有核子反應才可能生成,要不然一定是早就材料內含,可能早就存在油,或其他肉品,油炸時溶解到油裡面


這位兄台!「砷」這個東西是很毒沒錯
不過並不是核子反應生成的,一般的化學反應也可以生成類似的物質

下面轉貼一個文章!請大家仔細看一看,其實大家早就中標也說不定
===========================================
砷的暴露

自然界中處處有砷:火山噴發、含砷的礦石。
在工廠中,砷是熔爐(鉛、金、鋅、鈷、鎳)的副產品,其他有可能的砷暴露如下:

(1) 自然界:含砷的礦石,地下水

(2) 商業產品:木材保存、殺蟲劑、除草劑、防真菌劑、棉花乾燥劑、油漆及顏料、含鉛汽油。

(3) 食物:酒(若栽培的葡萄噴灑含砷的農藥) 、煙草海產(尤其是貝類)。

(4) 工廠:燃燒石化燃料、燃燒以砷化銅處理的木材,電子產業、金屬合金、製作獸皮。

(5) 藥物:carbasone,草藥(Kushthy)過去在治療梅毒及乾癬的藥物,現在用來治療動物的抗寄生蟲藥。(狗狗常吃的心絲蟲藥就包含)

砷有三種形式存在:不帶價(As),三價砷(aesenite),五價砷(arsenate)
其化合物對哺乳動物的毒性由價數的不同,有機或是無機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
溶解度高低、粒徑大小、吸收率、代謝率、純度等來決定。

一般而言無機砷比有機砷要毒,三價砷比五價砷毒
但是我們對不帶價的砷的毒性瞭解還很少。

砷化氫的毒性和其他的砷都不同,而它可說是目前已知的砷化合物中最毒的一個。

自從半導體產業大量使用砷化鎵(也用於雷射、光電產業),砷化氫的使用量也日漸增多。(可使用tributylarsine代替)
(↑ 還記得光碟機的雷射讀取頭嘛?砷化鎵半導體?)


另外
當酸或有還原能力的物質碰到含砷的其他物品就會產生砷化氫,即使該物品中含砷量不多。

對一般人而言,砷的攝取多來自食物和飲水。
魚、海產、藻類中含有arsenobetane和arsenocholine,這些化合物對人體毒性低而且容易排出體外。
飲用水的污染曾在美國、德國、阿根廷、智利、台灣(烏腳病) 、英國都有發生過。

砷會成為惡名昭彰的毒素乃因為砷無臭無味且容易接觸
在過去,就有小朋友誤食含砷的殺蟲劑,或是在經過砷化銅處理的木頭家具附近玩耍時
會因皮膚接觸或食入導致砷中毒。

因為懷疑由砷暴露,請黃先生說明他做的有關木材的工作
他主要是製作新的房子主幹,有時也會翻新舊的結構,工作之後剩下的木材他會拿回家燒。至於飲用水的部分,則是取自他家附近的一口井。

砷的代謝

砷經由食入會吸收60-90%。
經由吸入吸收60-90%,塵埃粒徑的大小會決定沈著的部位。而經由皮膚吸收的極少。

砷在吸收之後會分佈到肝、脾、腎、肺、消化道
然後在暴露後四週之後大概只在皮膚、頭髮、指甲、骨頭、牙齒還存有少量,其他的都會迅速地被排除掉。
在人體內,五價砷和三價砷會互相轉換,而也許代表去毒的甲基化則多半在肝臟進行。(意謂你的肝不好就...........)
甲基化的能力會因砷暴露量增加而減低,然而,甲基化的能力是可以被訓練的
若長時間暴露低濃度的砷,則之後再暴露在高濃度砷時甲基化能力會增強。
這接甲基化的砷會由腎臟、排汗、皮膚脫皮、或指甲頭髮等排除。
而海產中的砷化物無法在人體內轉化而成,通常也以原貌由尿液排除。
無機砷通常在兩天內排除,海產所含的砷化合物亦然

砷的毒性

三價砷會抑制含-SH的酵素,五價砷會在許多生化反應中與磷酸競爭
因為鍵結的不穩定,很快會水解而導致高能鍵(如ATP)的消失。

氫化砷被吸入之後會很快與紅血球結合並造成不可逆的細胞膜破壞。
低濃度時氫化砷會造成溶血(有劑量-反應關係),高濃度時則會造成多器官的細胞毒性。


腸胃道、肝臟、腎臟毒性:腸胃道症狀通常是在食入砷或經由其他途徑大量吸收砷之後發生。
腸胃道血管的通透率增加,造成體液的流失以及低血壓。
腸胃道的黏膜可能會進一步發炎、壞死造成胃穿孔、出血性腸胃炎、帶血腹瀉。


砷的暴露會觀察到肝臟酵素的上升。
慢性砷食入可能會造成非肝硬化引起的門脈高血壓。
急性且大量砷暴露除了其他毒性可能也會發現急性腎小管壞死,腎絲球壞死而發生蛋白尿。


心血管系統毒性:
因自殺而食入大量砷的人會因為全身血管的破壞,造成血管擴張
大量體液滲出,進而血壓過低或休克,過一段時間後可能會發現心肌病變
在心電圖上可以觀察到QRS較寬,QT interval 較長,ST段下降,T波變的平緩
及非典型的多發性心室頻脈。

至於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慢性砷暴露會造成血管痙攣及周邊血液供應不足
進而造成四肢的壞疽,或稱為烏腳病,在台灣飲用水含量為10-1820ppb的一些地區曾有此疾病盛行。
有患烏腳的人之後患皮膚癌的機會也較高,不過研究也顯示這些飲用水中也有其他造成血管病變的物質,應該也是引起疾病的一部份原因。

在智利的Antotagasta曾經發現飲用水中的砷含量高到20-400ppb
同時也有許多人因此而有雷諾氏現象及手足發鉗
解剖發現小血管及中等大小的血管已纖維化並增厚以及心肌肥大。


神經系統毒性:
砷在急性中毒24-72小時或慢性中毒時常會發生周邊神經軸突的傷害,主要是末端的感覺運動神經,異常部位為類似手套或襪子的分布。中等程度的砷中毒在早期主要影響感覺神經可觀察到疼痛、感覺遲鈍,而嚴重的砷中毒則會影響運動神經,可觀察到無力、癱瘓(由腳往上),然而,就算是很嚴重的砷中毒也少有波及顱神經,但有可能造成腦病變,有一些很慢性中毒較輕微沒有臨床症狀,但是做神經傳導速度檢查有發現神經傳導速度變慢。慢性砷中毒引起的神經病變需要花也許長達數年的時間來恢復,而且也很少會完全恢復。追蹤長期引用砷污染的牛奶的小朋友發現其發生嚴重失聰、心智發育遲緩、癲癇等等腦部傷害的機率比沒有暴露砷的小朋友高。(但失聰並沒有在其他砷中毒的研究中發現)


皮膚毒性:
砷暴露的人最常看到的皮膚症狀是皮膚顏色變深,角質層增厚,皮膚癌。全身出現一塊塊色素沈積是慢性砷暴露的指標(曾在長期飲用>400ppb砷的水的人身上發現),較常發生在眼瞼、顳、腋下、頸、乳頭、陰部,嚴重砷中毒的人可能在胸、背及腹部都會發現,這種深棕色上散佈白點的病變有人描述為「落在泥濘小徑的雨滴」。

砷引起的過度角質化通常發生在手掌及腳掌,看起來像小粒玉米般突起,直徑約0.4-1cm。在大部分砷中毒的人皮膚上的過度角質化的皮膚病變可以數十年都沒有癌化的變化,但是有少部分人的過度角質化病灶會轉變為癌症前期病灶,跟原位性皮膚癌難以區分。

呼吸系統毒性:
現在極少見暴露於高濃度砷粉塵的精煉工廠工人會發現其呼吸道的黏膜發炎且潰瘍甚至鼻中隔穿孔。研究顯示這些精煉工廠工人和暴露於含砷農藥殺蟲劑的工人有得肺癌機率升高的情形。


血液系統:
不管是急性或慢性砷暴露都會影響到血液系統,可能會發現骨髓造血功能被壓抑且有全血球數目下降的情形,常見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下降,而嗜酸性白血球數上升的情形。紅血球的大小可能是正常或較大,可能會發現嗜鹼性斑點。


生殖危害:
砷會透過胎盤而我們發現臍帶血中砷的濃度和母體內砷的濃度是一致的,曾有一個懷孕末期服用砷的個案報告,馬上生產而新生兒在12個小時內就死去,解剖發現肺泡內出血,腦中、肝臟、腎臟中含砷濃度都很高。針對住在附近或在銅精煉廠工作的婦女做的研究發現她們體內的砷濃度都有升高,而她們發生流產及生產後發現先天畸形的機會都較高,先天畸形是一般人的兩倍,而多次生產皆發現先天畸形的機會是一般人的五倍,不過因為這些婦女還有暴露於鉛、鎘、二氧化硫,所以不能排除是其他化學物質引起的。


致癌性:
慢性砷食入與皮膚癌有密切相關,而可能也和肺癌、肝癌、膀胱癌、腎臟癌、大腸癌有關。慢性砷吸入則與肺癌有密切相關。關於砷是如何引發癌症的機轉還不清楚,可能是與干擾去氧核糖核酸的複製及修復的酵素有關。但是在動物實驗中並沒有發現癌症增加的情形。


皮膚癌:
在長期食用含無機砷的藥物、水以及工作場所暴露砷的人的研究中常常會發現皮膚癌。通常是全身的,但是在軀幹、手掌、腳掌這些比較沒有接觸陽光的地方有較高的發生率。而一個病人有可能會發現數種皮膚癌,發生的頻率由高到低為原位性皮膚癌、上皮細胞癌、基底細胞癌、以及混合型。在台灣烏腳病發生的地區有72%發生皮膚癌的病人也同時發現皮膚過度角質化以及皮膚出現色素沉積。一些過度角質化的病灶(邊緣清楚的圓形或不規則的1mm到>10cm的塊狀)後來變為原位性皮膚癌,而最後就侵犯到其他地方。砷引起的基底細胞癌常常是多發而且常分布在軀幹,病灶為紅色、鱗片狀,萎縮,難和原位性皮膚癌區分。砷引起的上皮細胞癌主要在陽光不會照到的軀幹,而紫外線引起的常常在頭頸部陽光常照射的地方發生,我們可以靠分布來區分砷引起的或是紫外線引起的,然而我們卻很難分是砷引起的還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砷的暴露量跟皮膚癌的發生有劑量—反應效應。而在葡萄園工作由皮膚及吸入暴露砷的工人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因為皮膚言而死亡的比率有升高。


肺癌:
暴露三氧化砷的精煉廠工人及五價砷農藥的研究校正過二氧化硫及抽煙的暴露之後顯示肺癌發生的機率較高。
==========================================
太多了請大家去這邊看看吧!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d=1005032501309
http://www.greencross.org.tw/enviroment/arsenic.htm

原始資料出處: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兜噸~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http://omih.mc.ntu.edu.tw/creod/iosh/articles/As.htm

wiki-砷的說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0%B7
舊 2009-07-09, 05:37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F-19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