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關於數位放映的一些想法與質疑,今天請把我當柯達打手。
1.數位放映看百次依舊不傷畫質
就物理性是正確沒錯,但是從觀眾角度誰會看一百次啊?
看首輪場的人頂多看兩三次都膠卷最好的時候,看二輪也不會在意畫質好不好吧?
況且投影機是會耗損的,放一萬小時下來,不可能跟當初購入一樣亮麗如新,
就算是新片,事實上應該也是舊機在放映。
2.數位放映畫質較好?
台灣除了喜滿客是4K之外,其他都是2K,2048X1080=2211840,算兩百萬畫素,
只比你家接的BS-HI(1980X1080)好一點而已,35mm膠卷解析度可達一千六百萬畫素,
流明度絕對超過數位的放映機,所以數位畫質較乾淨,只是因為沒看到顆粒吧...
(糊掉了,誰是貼在螢幕前看1:1),
而且最直接影響的就是灰階的表現了,以前怒海爭鋒就覺的黑得太黑,黑到沒層次,
HP系列也是,今天去看變型2依舊如此,不過我懷疑是國賓放映機的問題,IN89的放映就比較沒這問題,
目前也只有天使與惡魔放過4K的數位拷貝,可惜來不及看就下檔Q_Q,
還有一般人對畫質的認定有很大的歧異,大家普遍認為顏色夠豔、夠亮就是畫質好,
在導演的美學觀點不見得每場戲都要顏色夠豔夠亮,像搶救雷恩大兵底片留銀就是故意營造懷舊感,
是不是就會造成誤解呢?
3.數位電影成本較低廉?
數位攝影機的成本的確比底片攝影機還低廉,而且磁帶可重複使用,減少沖印錯誤的風險,
但是數位電影要轉成膠卷卻是一項非常昂貴的支出,如果數位電影不從數位戲院放起,
那麼磁轉膠的部分會讓你之前省的預算全部吐出來。
4.數位放映能防盜版?
你說呢?事在人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5.數位檔案可以存很久?
你先告訴我,誰家的硬碟有超過十年以上?誰家的光碟片超過三年以上還能讀取?
東西也許沒壞,換個規格這些東西就報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