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ONOPIG
真正的人才永遠是少數,放眼望去我們這類的「普通人」,占了絕對的數量,
大學不過是一個人努力過的證明,
即使大學條件放更嚴苛,普通人不會因此變成人才,只是基本功夠紮實,
花更多時間更努力,
讀大學的時候,難道沒有見證過幾個真的不可能超越的人物?
台灣只有2300萬人,強逼不會逼出IQ 180的怪才。
吸納別國的「人才」比較實際。
...
|
成為天才很難,但成為人才並不難,重點在大部分人很懶,好逸惡勞,得過且過,所以人才也就不多,但成為人才這絕對是普通人可行的一條路.
朋友的小孩只是大學入學制度更改,他老爸自知兒子有幾兩重,所以幫兒子走捷徑,就因此而喜歡待在實驗室(比在教室接受填鴨式教育考試輕鬆多了),這更是走這條捷徑入學制度環境所允許,因此根紮的深......,他們這群有4,5個,雖都不同公司,但目前都是領7位數的薪水.
因為工作關係接觸過不少產業有專業技術方面人才,個人不敢說千里馬皆能遇上伯樂,但很多只能永遠領低薪的,其實也不無原因,因為大多都很混,無心在工作上去努力.
個人覺得大學進去困難出來容易制度會讓人更鬆懈無心求知,畢業門檻再高我覺得無太大意義,因為從小訓練出來的考試機器....最後也是淪為填鴨教育而已.
大學,研究所,是個求知較專業場所,我想這是想進去的人該搞清楚的一件事,而不是只想拿一張方便的通行證,不過台灣整個大環境多數人就是那種學歷,證照觀念,所以....
要賺大錢要走商這條路徑,所以多數人喜歡走這條路,自己當老闆,但奸商這條路難度很高,競爭又激烈,沒點天份是不行的,所以平凡的人我是覺得要知道自己幾兩重,去找條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引用:
作者NONOPIG
極端的苛待自己的下屬,自己的員工,不會把競爭力提高多少...
|
這問題是...榔頭槌釘子,釘子釘木頭,..等這樣而已....,這商業的世界本就奸商才存活的下來,只是道行更高深的奸商,表象會經營的更好,能讓自己幹白臉而別人扮黑臉這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