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ngel13
唉 一堆可悲的人
16nm的第一發布成功者是東芝的NAND
18nm以上的製程已是矽的極限
28nm包含以下的 花的設備錢 可不是45nm/40nm 這種能比的
晶圓代工廠的人力才占整體的的7-8%成本
就成本價格來說 TSMC代工德儀 博康 ATI NV 甚至是(AMD的CPU !)
都有可能
再次強調 製程跟良率才是一切的根本
這個市場成本及量! 才能控制一切
再者 蔡力行他的錯是在他扛的殼 不是他能力所能及的
還有裁的太早(到年底才會揭開這波金融風暴的範圍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91年的臺灣經濟走勢
另外有人拿力晶這可笑的小丑來說
請去看黃x仁昨天講了:力晶會比他的子公司還先賺到錢嗎?
早說過這間公司跟本問題一堆 把賺錢的單丟給子公司 力晶卻吃不飽耶!
沒知識真的要多看些計報紙還是專門的產業新聞
|
金融風暴多少影響到TSMC沒錯,不過有賺錢的公司裁人幹嘛?
有迫切到這種程度?
需求肯定還會有,並不是一時之間不需要,從此客戶就不需要晶圓代工。
財務報表並不是每個人都不會看,大家都有眼睛。
再來,既然只佔了7%~8%成本,砍掉零頭的人數,競爭力會變的更強?
製程會變的完美?
奇怪的決策方式,詭異的用人制度,讓人不聯想TSMC內部有問題也很奇怪。
決策的時間點並不是誰能夠說嘴的,裁員延後就正確?
您比較高明點,
我可沒認為我會比這些決策領導階級更高明,
蔡力行不可能是個傻瓜,那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TSMC是不太可能走到力晶的後塵,但是同樣玩晶圓的,雖然是低階產業,
力晶的下場不會讓人感到不勝唏噓?
裁員不過小問題罷了,會讓老張再次復出,
只不過是借題發揮,這個不是只有你看懂,
TSMC內部出問題是肯定的,冰山一角。
諷刺的是那個幸福企業的頭銜,
覺得挺有趣的,我是外行人,但我都感覺到有問題,這麼挺TSMC問題不會消失。
網路上打嘴砲不是把別人當笨蛋,感覺自我最聰明好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