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阿宅
昨天我在PTT Salary板(18172)上看到...
台大財金系...
被外商開價...22000
一個字...慘!!!
真是政府的德政阿!!!
|
這個問題要分兩方面來看. 首先, 台大財金系確實不容易找工作.
中小企業的財務部門仍以會計為主, 會計系會比財金系吃香, 而且台大生會讓小公司擔心會
不會破廟留不住大佛.
銀行財務部門相較業務人員屬於高薪的涼缺, 所以是留學碩士與本土碩士必爭之地, 大學生
在第一關就會吃虧, 畢竟碩士就是多了兩年的訓練. 不用爭辯碩士生是不是一定比大學生優
秀, 有人會覺得自己唸完碩士後, 比兩年前學士學歷的自己還遜的嗎?
一般財務相關的業務職缺 (保險/行員/理專) 不需要台大光環, 他們要的是員工的人脈跟口
才, 跟財金能力無關. 所以台大財金再次吃虧.
其次, 人力仲介剝削的情況, 在台灣的就業市場確實越來越嚴重. 在同職等的工作下, 企業付
給正職與約聘職的薪水不會差太多, 主要是差在年終獎金與福利(例如許多銀行都有的行員優
惠定存). 就我以前的公司來說, 公司付給約聘人員的薪水, 其實是他本薪的1.4倍. 多出來的
這40%, 一部分是勞健保, 剩下的就是付給人派的佣金.
那為什麼企業仍然喜歡透過人派公司雇用約聘人員? 主要有兩大好處:
1. 隨時可解約. 尤其現在金融風暴過後, 許多外商的母公司都遭受重大損失, 即使國外分行
或分公司賺錢, 仍然要一起分擔裁員壓力, 所以即使很缺人, 企業也寧願雇用約聘人員, 這樣
可以更彈性調度人力(白話文就是節省裁員成本).
2. 隨時可上班. 面試一個合適的員工, 要花費企業許多時間, 至少要經過兩個主管, 以及人
資共三關. 想搶金飯碗的人多, 釋放出來的職缺卻不多, 為了節省面試成本, 自然會委由人派
公司先行面試 "儲備", 一旦企業有需求, 只要開出條件, 立刻可以派任適當的人選, 而且這些
人通常可以下週一立刻上班.
原本這不是什麼不好的制度, 企業可以彈性用人, 勞工也可以彈性工作, 但是被企業以及人
派公司聯合起來惡搞. 因為當求職管道逐漸被壟斷時, 就會產生資訊不對稱, 而且勞方的議
價空間會被壓縮. 整個大環境的惡化也是推手, 以前大家羨慕歐美企業的員工日子爽, 工多
短, 福利佳, 下場就是現在三大車廠那樣, 有人會說這是因為美國政府害的嗎?
不只是低階人力需求, 高階職缺亦如此. 早年外商為了挖到好人才, 都會直接給予合乎該職
位等級的薪水. 但是人派公司為了增加自己的價值, 便會幫忙用人公司砍價. 比方說要求求
職者提出前一份工作的薪水單, 然後根據之前的薪水上調15~20%作為新工作的待遇, 通常
這個數字會低於原本挖角企業願意給的價錢.
不過回到那篇文章, 被外商開價22K, 我一點也不會想罵企業, 企業的目的就是獲利, 難道他
要用220K雇用一個台大財金學士才叫做好企業嗎? 問題在於為什麼有人會接受這個價錢?
這就好像假設大陸茶的行情是2K, 台灣茶的行情是4K, 結果有台灣茶只要2.5K就願意賣, 難
道要怪買茶的人吝嗇嗎? 中華電信如果願意調降ADSL電路費, 除了其他電信業者之外, 有誰
會開罵的嗎?
以前我們部門的約聘人員, 包括有台大財金, 台大會計, 台大國貿, 美國州立大學碩士, 薪水
三萬有找. 問她們為什麼願意接受這份低薪沒有保障, 工作壓力又比正職缺還高的工作, 得
到的答案都一樣, 因為擠不進正職工作.
完全相反的例子, 有一年的MA, 裡面有三人都只有大學學歷, 但是因為談吐與能力都不遜於
其他留學碩士學歷競爭者, 所以也都順利進來. 事後也證明她們真的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