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看醫生時可以選擇不使用健保卡,但是政府一樣會催繳全民健保的費用.
(大概七年前,我個人曾經因為轉換工作,而有大約一個月沒繳健保費,
但大概三年前,就有收到政府的補繳通知.當然,我一收到就去補繳了.)
所以似乎是不想參加都不行.
既然是被迫參加,當然,可以使用的時候就會去用了.
另外,看來國家為了替國民作全民健保,真的是投入了不少資源,
使得許多人在醫療支出上,可以說是賺到了.
那麼享受全民健保的,就應該要鼓勵不打算參加全民健保的,而非在那邊酸拒絕參加全民健保的:
因為看病的還是要花錢,只是變成自付;這樣一來,國家就有更多資源來使用在有投全民健保的人的身上了,所以理論上沒必要去反對或酸不願意參加全民健保的人.
另外,前面寫一堆老年後如果生重病將如何如何的,似乎是白擔心了.
因為上頭已經拍板定案,將來(記得好像是2~3年內)要強制全民實施老年照護,
屆時也是強制全民每個月要繳費上去.
所以這樣看起來,也不需要因為沒有繳全民健保費,
用而擔心老年因為生重病而需要照護的問題.
========================================
其實話說回來,全民健保因為是需要者馬上可以用得到,
所以我雖然全民健保實施至今,只用過補牙+1次重感冒,合計不超過10次
(紙卡時代的健保卡,我連第一張的那6格都沒蓋完,就換新了),
我繳出的健保費遠遠超過我使用的,
但觀念上,因為這可以立即且實質地幫助較為窮困的人,
所以雖然這不是我的義務,不過我可以當成這是某種程度的『盡社會責任』.
只不過我不能接受我原本拿來盡社會責任的心意,卻變成別人揮霍浪費的本錢:
比如眾所週知的所謂的健保黑洞,
或是明明國家喊窮,健保局卻仍可坐享高薪與高年終獎金,
或是有錢出國定居,卻為了省錢而跑回台灣坐享健保福利,
乃至種種醫療資源的浪費,比如剛出爐的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7/78/1jmu3.html
(有相關專業神人可以幫忙看一下這新聞內容的可信度嗎?)
引用:
作者
健保局統計分析發現,國人做最多的檢查分別是電腦斷層(CT)及磁振造影(MRI),96年至97年,國人共做了上百萬件的CT,花掉了54億元,至於MRI則做了35萬件,花掉了34億元。
...
不過,CT及MRI重複做、浪費健保資源的問題一直存在,例如某民眾到甲醫院看病,做了CT檢查,隔天又到乙醫院看同樣的病,結果又做了一次CT檢查,重複檢查造成浪費。
...
另有些醫師認為,上一家醫院所拍的病患檢查角度或部位不是他所要的,還是會要求病患再做一次檢查,因此,未來即便有影像交換平台,也不全然能大幅改善重複檢查的問題。
|
...
如果連那些所謂的國外先進國家或是社會福利國家,
都自認不論醫療乃至行政體系與制度,甚至人民觀念與素養,
都還不足讓政府可以做出像台灣這樣的全民健保,
那麼以台灣的現況,搞出這樣的全民健保,
老外說聲『佩服』,當然是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