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上面那段的癥結是在 : 女性若是以丈夫溺愛來脫罪自清, 這就不是一個經營家庭的態度.
苗頭不對要離婚, 這個梗也實在不太需要再拿出來講了~ 重點是過程要怎麼共同經營,
兩人怎麼共同挑起責任, 這會更重要於 事後結果不好 再來決定吵鬧與分離 要有意義得多.
婚姻相處的挑戰很多,夫妻都有責任要負, 而不是怪罪某一方,也要去想自己能做什麼去改善.
一結婚開始的確不會知道未來會怎樣, 但是把自己的無能刻薄歸咎於老公的溺愛,這算是成年人的思維? 還是家家酒?
婚姻生活裡遇到會想抱怨的事情,那一定是非常多的, 但是抱怨責怪是唯一的方式嗎? 有沒有積極點的作法?
小時候父親出國公差數年以賺取較高的薪資與補貼來清房屋貸款,家裡只有母親照顧我們,
但是就從沒聽過母親的抱怨, 反而會叫我們常寫信寄卡片給老爸多聯繫感情, 說我們有
新房子住都是靠爸爸的努力工作優異表現, 要謝謝他, 向他學習. 這樣的正面的態度比埋怨
責難父親常年不在家要積極多了. 情境都是一樣的, 不同的解讀與行動卻會有很大的差異.
我母親節出差沒辦法回老家與岳母家, 老婆 當然+絕對 有資格抱怨+發飆, 但是抱怨對問題沒幫助, 她選擇鼓勵
我端午節回去帶大家去吃飯做為補償方案, 不要經常跟家庭聚會脫節, 對母親岳母的關心可以先用電話替代,
而不選擇在 過母親節的議題上面跟我吵架.反而自己準備了幾萬塊禮券回家孝敬母親,幫我打圓場
幫我說好話,而不是抱怨我甚惡在長晚輩面前言中傷,這不就是夫妻相互協助共同經營家庭可
以有的積極態度嗎? 靠老公養還念老公沒出息, 嘴巴能這麼利就不會將心比心替老公想想?
老公辛苦養家數十年無怨言, 他需要的關心支持溫暖,當老婆這麼吝嗇的給還惡言相向是算什麼?
真的是上輩子欠她欠很大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