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etranet
小弟有個疑問想請教各位前輩
到底影城在台灣的定位是啥
在台北的影城跟好來烏的感覺就是不同
是因為國情?還是因為專業認知的不同而有差異?
從小弟極有限的認知來說
好來烏也沒有像是台北影城的固定式的電影場景
都是一間間獨立的攝影棚
影城應該是類似一個電影工業區一個園地 而不是變成像是半遊樂園式的供遊客參觀(當然可能偶一為之但絕不是像台北影城這樣的)
我很期待國內電影業能夠振興但是財團跟電影工作者真的有做好充份的溝通了嘛?
或許我是杞人憂天吧!
|
以前最標準就是中影文化城。
可是古裝的話,我們絕對比不過大陸的橫店影城,人家有整個紫禁城的1:1copy耶...
還有阿房宮跟唐朝宮殿...
所以我們就要想: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特色的景?例如1:1的西門町?1:1的誠品書局?1:1的日月潭?
蔡導的想法很好,但仍缺乏明顯的計劃來執行,特別是coco上面,有誰願意砸這個錢?
連拍片都有招募資金的困難了...而且郭董也找到老婆了
半開放式也沒啥不好,可以跟劍湖山聯合經營,包裝成台灣版的環球影城,
甚至乾脆就讓這個品牌進駐來經營...因為動線跟腹地有已經算開發好了,都比從新弄快。
回到高雄,應該說要把整個高雄打造成像釜山或是紐約這樣的拍片都市,
加強行政單位跟大眾對劇組的友善度...先拍片帶動地方部分經濟,ex便當、咖啡...等劇組所需,
再利用拍片效益,拉抬這個景點的知名度,以達到觀光效益,這些在日、韓劇都行之有年了,
我們也能做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