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Celeron 1.7[Willamette-128](第一台個人電腦 兄組裝 限定能用就好)
->Athlon XP 2500+[Barton](第一次自己組電腦 直上2.2G是趨勢)
->Athlon XP 2600+[horoughbred B](燒了barton 結果只能選擇貼錢換 還換到一個舊核心 當時已經是K7停產時代QQ)
->Athlon 64 3000+[Venice](收室友的 因為改用SATA硬碟 所以升級平台)
->Athlon 64 X2 4200+[Toledo](在939停產時代 雙核不好找 散裝團購入手)
->Opteron 175[Denmark](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不用對不起自己XD)
第一次自組電腦後瞭解到Celeron終究是Celeron
而CPU燒掉的原因竟然是機殼的reset短路造成連續重開機後就掛點 貼錢換真是不得已的選擇
換3000+時真的只是考慮平台升級 因為SATA2硬碟到4顆時 A7V600不夠接
4200+第一次體驗雙核心 感受到當一個程式死當時 你還能用另一個CPU去關閉的好
Opteron175則是別人淘汰後拿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