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kdzuikaku
二戰有導向魚雷喔
德國滴音響魚雷(T5)..有玩過獵殺潛航3的都知道
航速.....24節  
|
T4 (T3FAT) ^TrA=}<
型號:G7e $;3!-,cl
直徑:53.3cm :/hGD
彈頭重量:280kg G�Q)g#!
整體重量:1.9噸 c4wT*1M
推進方式:電力 MNMA 4M5
航程/速度:7500m/20kts SO fo@H
大體介紹:第一種自動尋的魚雷。其生產於1943年3月,安裝了一個被動的聲音引導裝置。主要是在U-603,U-758,U-221攻擊HX-229護航船隊和SC-122護航船隊時被使用。從T-3型改裝而來的另一型扇型搜索魚雷,1943年投入使用。其搜索階段的參數設置和T-1Fat-1(G7a)一樣。由於該型魚雷射程小(航速30節射程為5000米),一般是從艇艉發射管發射,主要用於對付追擊本艇的敵軍艦。在T5出現後,T4便很少被使用了。 XSmg$8Vj
T5 w{,CN <6^z
型號:G7s [+MQ@V
直徑:53.3cm [l5r7cOA,;
彈頭重量:274kg ^ zi'Gz"
整體重量:2.12噸 ]c3;(5Z
推進方式:電力 7R4v?3N5
航程/速度:5700m/24kts VE^BUqP
大體介紹:它於1943年的秋天投入使用,是在T-3的基礎上改裝的音響制導魚雷。1943年末投入使用,專門用來對付盟軍的護航艦隻。航速24節射程為 5700米。雖然魚雷上有音響尋的指導頭,可以根據目標發出的聲響來追蹤,快速、有效攻擊距離較遠、並且可以通過磁性或者觸髮式兩種方式引爆,它的設計初衷是護航艦殺手,雖然曾取得了一些小的成果,但是可惜的是盟軍很快擁有了對付它的裝置——噪聲干擾器Foxer。但是需要敵艦聲響相當大才行,事實證明,如果U艇通過艇尾發射管發射的話,必須在發射後迅速下潛到60米以下,否則會因為聲音過大而成為T5的目標。另外,它的工作原理是在發射後400米鎖定聲音最大的船隻,可U-972和U-377曾經分別在1943年12月以及1944年1月差點被自己的T5魚雷擊中。 Jgq]EKW</d
背景:1942 年,德國又研製成第一代被動聲自導電動反艦魚雷T5,英美稱之為Gnat(德國海軍音響魚雷),1943年9月16日,德潛艇使用這種自導魚雷,在10分鐘內連續擊沉3艘英國驅逐艦。戰後美國將其仿製,就是美國第一代批量生產的潛對艦被動聲自導電動魚雷MK27。英國加以仿製稱為MK20。蘇聯於1950 年將其仿製即為САЗТ-50。法國也將其仿製即為K2。 C"nxa-p&X.
第一代的導向魚雷T5跟手榴彈一樣.丟出去不趕快趴下還會打到自己.
德軍照樣研發
不過要求潛艦依成功艦模式自造
難道巴基斯坦造船能力有比台灣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