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連千萬級台票的storage都玩過了....不過這有啥好說嘴的...玩過SAS很厲害?
2.不要打迷糊戰嗎? 我只針對你一個論點 就是ACCESS TIME輸就是輸
沒RAID就輸 RAID0下去還是輸...扯那麼遠幹嘛...回來回來
3.切前5%出來 你就知道ACCESS 點都落在外圈... 剩下95%可以再切另外一個LogicalDrive用阿 不是我沒打出來你就自己設定沒要用吧? 你還是沒搞懂我說的測試方法阿? 都說了是"測試方法" 那剩下95%我切不切出來用有差別嗎?
4.我看你還是搞不懂為啥那篇測試跑出來ACCESS TIME會降低阿?
5.我迅猛龍放在離面板風扇最遠的地方 還是比那堆7200rpm的涼 安靜 省電
6.SAS 還有 FC (該不會沒聽過?) 通常是要拿來RAID後衝IOPS的 本身可靠度更不用講
7.我沒有RAID卡可以測...不過不用測也知道結果...
8.所以大家討論GLFS跟HLFS又跳出RAID0出來幹嘛?
9.承4.還是講一下好了
那篇測試還不簡單 把RAID0建好後 切一小塊區域出來 兩顆硬碟striping下去都只I/O在最外圈的那一小塊 ACCESSTIME平均值 當然降低 因為旋轉延遲最少....平均下去原本就會變少...
所以那篇文章沒啥參考價值...你把RAID0整顆切成一個LogicalDrive Access time還不就是跟單顆一樣...因為是
平均值阿...整篇測試只是個障眼法阿...懂原理你就不會大驚小怪奉為聖旨了
因為就算你沒RAID0 你單顆在那個範圍內測ACCESS TIME就是不用10ms 不過就是"外圈一小塊平均值"跟"整顆硬碟的平均值"這種差別而已阿
所以AccessTime真的有贏 ?? 迅猛龍單顆不RAID光測前5% 10% 20% Access time一定比整顆平均7.0ms更少阿...
10.
何謂ACCESS TIME
disk access time is determined by a sum of the spin-up time, seek time, rotational delay and transfer time.
RAID0取外圈來測可以少seek time 但是rotational delay就是永遠少不掉了機械限制
歡迎繼續討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