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kyleck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4
續貼
潤滑油粘度高是否說明潤滑油品質好?

一般情況下零件運行速度高,零件表面所受的負荷就可能小一些,則相配的潤滑油粘度就低(例:錠子油) ,反之,則相配的潤滑油粘度就越高(例:齒輪油,當然,最終一定要遵照設備供應商對潤滑油的選用規定),而潤滑油品質除了粘度合格外還包括很多指標,因此不能僅用粘度來評價潤滑油的品質。
是不是拉絲的油就好?

不少人檢驗機油的品質,用手指沾一點機油捏捏,兩指張開如果油有拉絲,就認為是好油,即認為拉絲的油夠粘,潤滑性好,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一般帶“W”的機油都用增粘劑來調合,增粘劑剪切性能不好時就呈現出拉絲狀態,這些油使用後很易變稀,以致不能保持潤滑而損壞機器,因此油拉絲反而是差油,最好不要使用。

機油顏色越淺越好嗎?
司機選擇油品時會看看油的外觀,不少人認為淺色透明的機油比深色油好。機油的顏色並不是選擇機油的主要依據,不能一概而論以深色或淺色而定油質。因為不同的原料生產出來的產品顏色不同,即使同一配方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同批次間油品的顏色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以油的顏色深淺來判斷機油的品質是不科學的。應以機油的性能級別指標來判定。過去機油調合經常採用輕脫油,生產出的油品都是一些低檔油,很多人認為帶點綠光的油是好油,其實是輕脫油調成的低檔油,現在由於原材料漲價,有些調合廠偷工減料或有些廠生產冒牌產品,有可能僅用基礎油調合達到一定的粘度後出廠,根本不加添加劑,這些油外觀看來色淺清亮,其實是不上檔次的油,因此購買及使用機油時一定要注意。

如何判斷一個油品是不是好油?
判斷一個油品是不是好油,首先得看外觀,將油倒在透明的懷子中觀看,如果油品透明度好,無懸浮物,無沉澱,無雜質結塊,則是比較好的油;其次聞油的味道,一般機油氣味較為溫和,如果有刺激性氣味,尤其是燃油味重,有可能是再生油;兩者就是看油的級別標注,油質與標注相符的油才是好油,不然則是低劣假冒產品。油質的判斷需要經過有關部門有關儀器的測定,切不可光憑外觀而輕易下結論。

如何判斷一個油品粘度的大小?
油品粘度的大小是需經過粘度儀測定才能判斷的。不少人根據油的外觀和人的手感來判斷,如顏色深的則認為粘度較大,或用手摸油感覺較粘手就認為粘度較大,更有甚者有人認為拉絲油的粘度大,這些判斷都是不科學的。有些用戶還根據使用後廢油的狀態而主觀判定所用機油的粘度大小,如有些司機反映換油時將廢油放出,廢油“嘩嘩”地流下,一下子流光,好似水一樣,就認為所用機油粘度很低,其實是不正確的。機油使用後在熱車狀態放出,因為溫度的存在會比常溫時顯得稀些,同時車況不佳竄入燃油也會稀釋機油。另外選用多級油,經使用剪切後會變得稀些,這都是正常存在的現象,以此判斷選用的油稀是沒科學依據的。

機油怎樣才算是高檔油?是不是SAE 40比15W/40低檔?
高檔油通常指的是性能級別高的油品,英文字母越往後越高級,單級油SD比SC高級,CF比CE高級,通用油SG/CE比SF/CD高級,檔次高低主要比較性能級別,粘度級別指的是牌號。SAE40並不比15W/40低檔,只是使用的氣候條件不同而已。有時同一性能級別的油,如SG 15W/40比SG 40油價格稍高,用戶就認為前者檔次高些,其實不然,它們是同一檔次級別的油品,價格差異,主要是兩者所用材料比例不同,前者材料成本比後者貴些而已。但從環境溫度的角度考慮,多級油要比單級油所適應的溫度範圍更大,節油性也更好。

是不是油稠就好?是不是SAE 50比SAE 40油好?
這是比較傳統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基於傳統油的油膜理論的觀點。傳統油靠油膜來潤滑,油膜的厚薄決定了潤滑性能的強弱,粘度越大油膜越厚,潤滑性越好。新的換代產品已經不再依賴厚油膜來潤滑,添加劑的性能起了主要作用,為了節能起見越來越推崇低粘油,油粘度越低阻力越少越易起動,耗油越少。所以在滿足潤滑要求的前提下儘量選擇低粘度,傾向使用太稠的油並不好。我國南方地區使用SAE 40的油就足夠了(當然舊車引擎活塞、汽缸磨損大,兩者間隙大,為有效起密封作用,可選用粘度較大些的油)。
指定用油或專用油是不是車輛的最佳選擇?除這些油以外別的油品就不能用或不好用嗎?

現在市場上出現不少標明為某某車指定用油或專用油等類似產品,司機一看就認為這種油比其他油好而選用,也不管是不是正規廠生產,是不是假冒偽劣產品了。其實很多此類標注是某廠家的促俏手段,某些廠為了打開銷路而於某些車輛生產廠達成協定,標明為某某車指定用油或專用油後,產品銷售所得的利潤可與車輛生產廠共用。有的根本就是油品生產廠家非法的強行標注,因為這些標注,司機往往上當,而廠家促銷的目的也達到了。以這種方式出現在市場上的產品是不是最佳選擇,司機們明白其中奧妙後就心中有數了。其實相當多的指定用油或專用油都是非常普通的油,有些廠家還混水摸魚以劣質油充裝,一輛車可適用的油品有很多,針對不同的車輛不同的氣候,相應級別不同品牌的油均可使用,而並非只有專用油才可以用,希望司機們不要受到這種誘惑的影響,選擇真正優質適用的油品。

如何分辨機油油質好壞?如何確定機油已到了換油期?
許多司機鑒別機油油質是否變壞,是不是到了換油期,僅憑經驗和油外觀,這雖然有一定的幫助,但不全面、不科
學,認為油色變深就該換油了,這樣分析並不完全正確,一般判別機油是否變壞,分三步:

a)看色聞味。首先將廢機油放在小玻璃瓶中,觀察機油外觀,如果顏色變深,油質變稠,不透明,靜放一段時間後瓶
底沉澱物多,機油已有變質傾向(機油僅色變深些,還保持透明,流動性好,不一定是質變,有可能是添加劑
顏色引起)。其次聞味,一般新機油味道不大,無刺激味,如果機油味濃且刺激難聞,則有變質傾向。

b)濾紙斑點試驗。現場檢測油質可用此法,將濾紙平放在墊環上(或杯口中),在熱車時採樣,從引擎油底殼中拔
出油尺規,向濾紙上滴上一滴,在常溫下放置3小時,油斑的擴散環消失,則說明機油已失去分散性,應當換油。

未到換油期的油濾紙斑點狀況:
沉積層——直徑較大,油泥沉積物少,為棕褐色。
擴散層——直徑較大,為淺棕色。
油層——直徑較大,且與擴散層環徑距離小。
已到換油期的濾紙斑點狀況:
沉積層——直徑較小,油泥沉積物多,為棕黑色油膏狀。
擴散層——直徑較小,為棕褐色,色較深,且與沉積層環徑距離小。
油層——直徑較大,且與擴散層環徑距離大。
c)儀器檢驗。如果以上方法難以判斷油質好壞,就應該將油樣拿到有關部門作檢驗,機油換油指標所述。若機油某一
指標超出規定範圍,就應當換油了。
如何區別真假名牌油?

這個問題用戶經常提到,名牌油品好,市場覆蓋面廣,很受用戶歡迎,有些不法分 子為圖厚利,做假油來糊弄用戶。其做法經常是將舊包裝回收,然後灌裝劣質油上市,有一定實力的不法分子甚至訂做新包裝,模訪名牌包裝的模樣裝油,以低價面市。
一般假冒油品有三類:一是採用回收的廢油經處理後灌裝上市;二是採用單純的基礎油混合,不加任何添加劑,以求更低的成本;三是購買低檔油灌裝,以次充好。他們一般都是將油顏色調至與真油相當,叫人從外觀上難以分辨,以假亂真,如何區分真假油呢?
(1)看包裝外觀:新油包裝外觀乾淨漂亮,無油污塵跡,封口蓋是一次性蓋子,缺口處有封口錫紙,錫紙上均有廠家特殊標記,無這些特點,有可能是假油.另外名牌油為防假冒,從標籤貼紙、罐低、罐蓋內側、把手等不顯眼處均有特殊標記,如果不法分子自訂包裝造假,只要對比一下真假兩個外包裝就可分辨。
(2)觀察油外觀:將機油倒出來觀察,真油色淺透明,無雜質,無懸浮物,無沉澱物,味淡,晃動時流動性較好。假油或油色較深,或有雜質沉澱物,或味濃有刺激性,晃動時流動性較差,或用手摸有拉絲現象。
(3)儀器檢驗:如難以用簡單方法鑒別假油,請將油送至有關檢測部門進行鑒定,歡迎用戶向有關部門舉報假油。
機油越粘越好嗎?

不少人明白,機油粘度過低,即較稀,很易出現亮紅燈、潤滑不良的現象,為避免出現此不良現象,有人就誤認為機油越粘越好,甚至判斷一個機油油質的好壞也僅以粘稠度代替,即用手摸摸捏捏,或用力搖搖,看看,聽聽,如果機油粘度高,就認為是好油,已經不看是什麼級別牌號了,因此誤認誤用機油的現象更為普通。其實對於指定某一輛車,均有其適用級別牌號的機油,並非高粘油台台車都適用。確實,對於上了年紀的汽車,部件都有一定程度的摩損,摩擦部位間隙大些,用高粘油有利於加強其密封性,效果會好些。但對於大部分車輛,考慮節能及排廢方面,傾向於選用低粘油有利,因為:

(1) 高粘油流動性較差,啟動阻力大,耗油多;
(2) 高粘油在啟動瞬間比低粘油更難到達摩擦部位,對車輛冷啟動的傷害大些;高粘油低溫啟動性差,尤其冬天,車輛難以啟動。

何為單級油?何為多級油?它們有何特性?
單級油和多級油之分是指SAE粘度等級而言,SAE粘度有高溫和低溫之分,單純要求高溫粘度(V100,100℃運動粘度)達標的叫單級油;單級油常見的有30、40、50油;同時要求高溫粘度(V100,100℃運動粘度)及低溫運動粘度,低溫泵送性達標的叫多級油。多級油通常用“XW/Y”表示,W表示“winter(冬天)”之意,XW指低粘度級別,Y表示高溫粘度,兩者合下來表示多級油,即多個粘度級別,如5W/30、10W/30、15W/40等。多級油比單級油在低溫啟動性及泵送性 高溫啟動性 抗磨損性 機油耗 燃料經濟性有明顯優勢。
通用油又稱“汽、柴油機通用油”,即一種內燃機油既可以用於汽油機潤滑,也可以用於柴油機潤滑,它指的是性能級別方面的通用,它一般表示為SE/CC、SF/CD、SH/CD等。
  通用油的出現主要是方便混合車隊使用,它及可以是單機油,也可以是多級油,如SF/CD40、SF/CD15W40等。
  使用通用內燃機油,可以簡化機油品種,便於管理,防止錯用機油,給使用部位帶來極大的方便和效益,同時對於生產企業,由於簡化品種,給油品調合儲存、運輸等方面都將帶來方便和明顯的效益。
對於特定的某輛車,選用汽油機油(或柴油機油)好呢?還是選用通用油好呢?

 這個問題常常會在其具體用戶那兒遇到,有人認為專用汽油機油(或柴油機油),當然比通用油好些。因為專用油適用於專門類別,而通用油多性能,汽、柴油機性兼顧,勢必在專項性能上不及專用油好,會大折扣。其實機油級別的確定,汽油機油也好,柴油機油也好,通用機油也好,均是通過台架試驗評定來確認的,如SF/CD油,它既通過了SF油的台架試驗,也通過CD油的台架試驗,它既符合SF標準,也符合CD油標準,在汽油機上選用SF油與SF/CD油原則上是沒有多大區別的。相反,由於通用油兼顧兩者性能,所用材料更好些,技術含量更高些,更方便於使用和管理,當然價格相對而言也會高些。因此用戶選用油時,大可不必擔心這些細節問題,完全可以大大方方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油品性能價格比,隨便選用相當級別的專用油或通用油。
引擎機油使用過程管理

引擎機油使用過程中要有科學的管理常識,才能買好油,用好油,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不同廠家的機油即使同一級別牌號,最好不要混用;
(2) 使用時要時常檢查油面高度,通過抽檢油尺規,發現油少了,要及時補加;
(3) 開車前應先用預供油泵使油到達引擎各部位,以免各部件過早磨損;
(4) 定期對機械保養和清洗,可用引擎清洗劑清洗潤滑系統;
存入時防水、防塵、防雜質污染,用剩的機油要擰緊蓋子密封保存。
舊 2009-02-07, 01:47 AM #1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yleck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