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g5h2wctyos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8
文章: 289
引用:
作者CRASH
成本當然高,不過共乘的時候乘客只會想負擔油資和過路費,
因為其他的成本是你本來擁有一台車就需要的,
強要因為共乘就把這些加在乘客上面,
乘客可只是與你來這麼南北一段啊,又不是當有人找你當司機時共乘的乘客還去插一腳。

台灣有幾個比較大的共乘網,可以去看看其他人是怎麼定價的,
推行共乘當然是為了節省成本,但如果完全以成本來考量,又不完全是共乘的精神。

而且如果拿來和原本的國道巴士比較,國道巴士除了上下車比較沒彈性、比較沒得選你同車的乘客之外,
最重要的人家可以以量制價到一定的程度,而且坐起來還更舒服

以上是之前共乘的一些感想,
其實還有很多人沒接觸過共乘,撇開安全性的問題,共乘應該要多多推廣才對。


我這 700 元 不是亂喊的

是只算 " 變動成本" 只包括 油錢 折舊 保養與過路費 來平均的 包括我自己也出一份的平均
不包含本來不開就會出的保險 稅金這些
而且是只算到交流道的 載到家這段沒算耶 還有每位乘客有 50萬至 500 萬的保險耶

出變動成本 是應該的吧 如果我這樣倒貼 還要被嫌 那算了 好人難做
除非住市區 不然去座客運 我不相信會比較省

一直覺得那些認為只該出油錢的人很不識相 一直想佔人便宜

曾遇過這種女生 找我當司機到太平山 竟然還要我出車的人也分擔油錢
台北到太平山來回 一個人只願出 150 元 我一個人耗掉近2000 還一直被說小氣 靠...邊站
之後她找我 就直接說沒空
舊 2009-01-21, 01:11 A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g5h2wctyos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