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toyakoyo99
問題一,對於"在符合需求的產品中選購最低耗電的產品"這句話,我問一些問題
想當時HD3850,ASUS有出一款低耗電量的HD3850,當時價格5500元
其他家的HD3850一般版本,價格3500元,試問您會去選ASUS的低耗電板HD3850嗎? 想為了幾十瓦,多花兩千元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 ...
|
在我的觀察裡,早先AMD和INTEL的競爭中,彼此都是以效能領先為目標在開發商品,
雖然陸續都有嫌功耗、費熱過高的聲音出現,但一直未被市場重視。
直到K8出現,在效能及功耗上雙方面都領先對手時,市場的觀念才加速被導正,
由於多數消費者已經意識到新的選購方向,
這迫使利益導向的企業向新的方向開發商品,功耗雖未被列為第一優先項目,
但也成為主要設計考量之一。
同樣的,現在ATI和NVIDIA也步入相同的局面,
重視C/P值是長久以來的市場現象,市場觀念的轉換卻是可以改變商品設計的方針,
這是相互影響的;然而改變的太慢結果和不改變的結果是一樣的。
(常常玩戰略遊戲的人應該很容易意識到這一點。)
板上各位的觀點我都知道,自己也是過來人,
活在舒適的環境誰都喜歡,
只是眼前當下的小利 和 未來的生存環境,
你要怎麼選擇?
發文的用意,
並不是放眼於現在,而是著眼於未來。
引用:
作者toyakoyo99
問題二,"對於沒有重GAME需求的人來說,有50W就能達到60FPS的可以選時,
為何要選同樣效果卻花費100W的呢?"
對啊,舉個遊戲A好了,HD4670可以在某個條件下跑60FPS,HD4850可以跑100FPS
沒錯,都不會LAG,一樣順暢,不過如果我上升解析度呢? 原...
|
面對硬體效能需求突然增加,不管是常挑戰重game的玩家或是永遠都是玩低階的遊戲的玩家,
這個現象是一定會發生的,時間長短而已。
我舉這例子的意思是說,在ATI 和 NVIDIDA的同等級產品中,挑選較節能的一方購買,
或是在相近等級的產品中,上下比較看看,
並非強制犧牲效能往低階產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