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4]
港式漫畫或者是傳統宮廷劇裡面的二皇子,通常都面臨著不是很好的命運。有的發配邊疆,有的因為王位爭奪戰敗下陣來,因此所有的光環全被大哥搶走。NVIDIA皇朝的皇室世代交替中,我們居然也可以看到這種角色跟同樣梗的劇本上演。
還記得當時首開9系列皇朝首部曲的9600GT嗎?它可是血統純正的嫡傳太子,不論架構、核心、以及支援全新技術的局面,漂亮的替NVIDIA開啟了9皇朝,還替飛黃騰達的8世代保留了相當的位子,以"接近"8800GT的速度,巧妙讓8800GT不會這麼早就下台一鞠躬。這麼完美的一個世代交替的傳承,本應讓NVIDIA持續強大,不過後來對手的異軍突起,著實讓NVIDIA面臨產品定位重複,價格錯亂、庫存壓力的情況,因此產品的調整以及庫存的整理動作勢在必行。但是不管再怎麼說,9600GT的功勞很大,不是說拔就拔得起的支撐柱子。那怎麼辦呢?前代的晶片組還有相當的量,因此NVIDIA決定把原來G92核心的超值產品-8800GS,調整後改成9600GSO,繼續服役。為何不是9600GS而是GSO,這個產品命名是如何產生我們無法得知,但可以很確定的一件事,9600GSO再怎麼強,也絕對不能強過大哥9600GT啊。

先來看一下9600GSO的官方數據吧,被"刻意"隱藏的引擎實力就是核心時脈、Shader時脈、記憶體規格,Stream Processer比起9600GT也刻意降低,這些封印,還是不影響天生貴族的血統,因此只要有能力解開這些封印,二弟也不輸給大哥啊。
9600GSO也同樣具有HD輸出能力與SLI能力,而且這一次NVIDIA也開放讓各廠商Layout,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市面上有許多琳瑯滿目,不同版本的9600GSO,當然這次借測的是微星科技,9600GSO-T2D768-OC版本,是的,它的記憶體達到了768MB的容量。

這是微星官方網站的規格圖,不過只有容量顯示,關於時脈是以出貨為準,這樣的話我們就只好來看一下GPU-Z的規格吧。

原來這張卡的時脈部分是與官方一樣的,只有在記憶體容量有提升。SP被降成96個,不過它的效能仍然不能小看。

剛拿到卡的時候,還一度去確認是不是拿到ATI給我了,但事後證明,微星你好樣的,只有你敢把NVIDIA的卡Lay成紅色啊。

雖然我們很習慣用顏色區分,但是它真的是一張NV卡沒錯,背面的Layout來看,微星這張比較接近公版設計,只有一些電晶體排列位置有差別。

只要四根螺絲就可以把散熱器總成拆下來,不過怎麼會有空焊點咧?

核心代號G92-150-A2,它就是8800系列同一顆核心。

PWM電源相位也給的很足夠,讓這張的供電很穩定(有超頻的空間)。

使用的是奇夢達GDDR3,136Pin腳位,TFBGA封裝型式,編號是HYB18H1G321AF,它是32Mx32等於1Gbit大容量的高速記憶體。

SPDIF以及SLI金手指PIN位。

2個DVI輸出以及1個TV-OUT輸出。怎麼接HDMI呢,請看下圖:

微星有提供一個NVIDIA的HDMI轉接頭,有了這個東西,播放HDMI就是這麼輕鬆。

這是微星所稱的海藻扇,以及蝙蝠車造型上蓋的散熱器總成,呃…哪裡像海藻有誰可以跟我說一下嗎。

這裡說明它怎麼散熱的,這是下吹型式,面積頗大的散熱片可以壟罩到記憶體周邊,其實它們都有考慮到空氣流量以及力學的方式設計,絕對不是只有好看而已。

來看3DMark系列的表現吧,3DMark03雖然過時了,但是DX8-9的效能還是需要注意的,這是1024x768下的解析度,沒有開啟反鋸齒的表現,得分28962分。

開啟2倍反鋸齒後,分數降至20093分。

4倍反鋸齒得分是17207,比起2倍只下降約2800分。

8倍反鋸齒則是1109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