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lasmalab
他告訴我這件事的時候我既替她高興,也謂台灣感到難過
我們的政府什麼時候會重視人力資本? 什麼時候敢把公務員送到競爭最激烈的program進修?
什麼時候新的知識在公務人員系統中,不會被說是"只不過出國進個修過個水,回來就以為頂天了?"
|
韓國我不清楚...他是變成公務員後
韓國政府才讓他以公費留學方式(或他自己爭取考上而來)出國進修
後來回來接case
還是他考上後,因為是公費留學而回國後國家有權派任他工作?(所以變成公務員身分)
以前孫老也召集了工研院的一些人去美國學習
奠定日後台灣半導體產業基礎
但是如果是現在,我很懷疑有幾個人願意去
以前的人在國外念書畢業後,找工作待遇都比回國好
相比起來回國的條件樣樣都不能比,不過選擇回國的比例其實不在少數
只不過現在的人才,會選擇留在國外賺錢,也不願回國
當然很多情形都不一樣,包含跟工作無關的,不能完全這樣比
但是人心的確和以前不同,當然環境也是
公費留學,更不用說,在以前老蔣小蔣時代出了好幾個菁英
讓我們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好幾年
這種是要自己去爭取的
而且不只國內會資助,也可以讓外國來資助你
變成外國政府出錢,當然每國條件都不一樣
要多把公費留學的名額給公務員去進修
就算那些去唸的人真的有心,還是把名額留給民間吧....
不過現在反而普遍是有錢人比較有機會能有能力考上好學校好成績
不用公費就跑到國外的一大堆,當然也包含成績不好的啦
該變的是公務人員的制度,改不了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