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補充
有機鉬網路上的資料
有機鉬的應用與機理
[日期:2007-05-18] 來源: 作者: [字體:大 中 小]
隨著汽車引擎 體積小型化、功率大型化和工作條件日益嚴苛的發展趨勢,以及世界能源的日趨緊張,節能和環保問題已經被我國政府列為重要議事日程。近年來,我國潤滑油(脂)更新換代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一批高性能的潤滑油(脂)及相關復合劑相繼問世。有機鉬作為高檔油品及復合劑不可或缺的極品添加劑之一,在我國的廣泛應用已大勢所趨,勢在必行!美、日、德等國家已經大量應用。
有機鉬以液態形式溶於基礎油中,使潤滑部件在緩和工況下,在摩擦表面形成一種具有減摩、抗磨作用的物理、化學及附膜。在高速、高溫、高壓等苛刻的工況下,有機鉬分解成為奈米級的二硫化鉬化學反應膜,以層狀微晶結構疊置於金屬表面。每層厚度為0.625奈米,層間距離為1.32奈米,這種奈米級的二硫化鉬保護膜,將金屬摩擦表面的運動方式由滑動摩擦轉變為滾動摩擦,極大的降低摩擦系數,成倍的提高極壓性能的,明顯的抑制機油升溫,同時具有長期持續的效果和突出的高溫功能,而傳統的摩擦改進劑是通過氯、硫、磷等活性組分,在金屬表面形成腐蝕性化學反應膜作用,二者的作用機理是皆然不同的。
行車試驗表時,有機鉬潤滑油可使摩擦系數降低50%,磨損降低55%,極壓性能提高2.1倍,抑制油品溫升29℃以上,使車輛、設備在運行中同步進行保養,大大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節省燃油5-10%,延長機油的換油周期,有利於環境保護。
http://www.chinamole.cn/n26c4.aspx
機油的粘度越大越好嗎?
天氣轉暖,氣溫逐漸升高,一些車主或司機朋友們在進行車輛換季保養的同時將機油更換成夏季機油,在選擇機油粘度時,有人認為機油粘度越大越好,這種看法是否正確呢?
機油的粘度不僅是機油分類的依據,而且也與引擎功率的大小,運動零件的磨損量、活塞環的密封程度、機油及燃料的消耗量、引擎冷啟動的順暢性、零件的溫度等因素密切相關。人們一般感覺:機油的粘度越大,油膜越厚,引擎的磨損量越小,密封程度也越好,動力更強。但是機油的粘度過大,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點:
1. 引擎低溫啟動困難
機油粘度過大,在引擎低溫啟動時上油太慢,油壓雖然高,但機油通過量並不多,主要是因為粘度大,油的泵送性能差,此時最易出現暫時的乾摩擦或半流體摩擦,這正是引擎摩損的主要原因。試驗證明,引擎啟動時,軸轉動所需克服摩擦阻力的轉矩大,因此轉速低,不易起著火。
2. 引擎輸出功率損失大
機油粘度大,零件摩擦表面的摩擦阻力也就增加,這樣不僅使零件磨損增加,而且摩擦損失功率也增加,另一方面曲軸的攪油阻力也會增大,這樣引擎內部的損失功率增多,也就降低了引擎的有效輸出功率。有研究表明:潤滑油100℃粘度降低1個單位,可節約燃料1.5%。即使用粘度小的潤滑油,可減少燃油消耗。
3. 冷卻作用差
機油粘度大,流動性差,循環速度慢,從摩擦表面帶走熱量的速度也就慢,其冷卻效果也就差,易使引擎過熱。
4. 清洗作用差
機油粘度大,油的循環速度慢,通過濾清器的次數也就少,不能及時把磨損下來的金屬磨屑、炭粒、塵土等雜質從摩擦表面帶走,其清洗作用差。
中高檔引擎潤滑油提高抗磨損性是可以通過在潤滑油中加入添加劑來解決。因而機油粘度越大越好的觀念是不正確的。
轉帖來源:SINOPEC 中國石油化學 長城潤滑
http://www.sinolube.com/information...0704/48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