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yumi
世銀評比》知識經濟力 我稱冠亞洲....但薪水卻落後很多亞州國家...知識=經濟力?
|
知識不等於經濟力. 知識要變成經濟力還要經過適當的運用, 變成實際的價值才能顯現其中的經濟力. 講穿了就是要將知識包裝成產品或者服務, 透過官方以及企業的遠景﹐及有效執行才會顯現. 小弟會點出台灣人醜陋的一面﹐如有得罪請見諒
台灣的問題出在人, 從政府到民間﹐都出現的很大的問題
政府過去10~15年的執行力太低, 行政首長以及國家公務員要負最大的責任. 從政策面, 從執行面, 從公務員的理想與抱負, 都可以看出很多政府單位基本上是養老院. 而且因為薪水比民間低﹐無法吸引國家最好的人才進入政府服務. 現在考公務員不是因為有抱負,要幫國家, 為人民做對的事, 而是因為有鐵飯碗, 要好的退休金, 或者受不了民間企業的壓力. 我絕對不相信以目前的制度, 本國政府可以吸引到最好的人才. 最好的人在不景氣的時候也不會找不到工作, 總是有出路. 香港/新加坡/韓國的公務員薪水真的很高, 不過也造就他們的公務員可以專心為民服務. 而且他國政府訂的調薪目標比較正確, 因此大家都戰戰兢兢. 台灣是勞保局虧錢還要發4個月年終, 或者中油發6個月年終, 諸如此類.
台灣人心裡面想的事情多數無助經濟力, 看新聞就知道, 每天報些無關緊要的新聞. 殺人放火, 哪個明星外遇, 誰的奶大, 哪裡的小籠包最便宜. 這些資訊固然有用, 不過對提昇經濟是沒有價值的, 而是小道消息. 新聞台播報的內容是可以顯現人民目前關心的事情﹐間接可以看出人民的總體素質落在哪裡.
台灣人真的需要提昇自己, 重新找回自己的理想, 遠見, 及抱負
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