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這就是現在的台灣...:媒體治國..民粹治國.".
外匯存底剛剛上面都解釋過了..所以..很明顯這筆錢也不是你行政院要動用即能動用..
但是為什麼這些行政官員還是提出這種不切實際的構想..
原因應該是來自民意壓力過大..為了救股市..無所不用其極,
不過我想此政策明顯的宣示意味濃厚.但不太可能運作
任何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
外匯存底.主要來自國家間經常帳的差額..也就是所謂進出口順逆差..
其資金的流動往往會伴隨著利率及匯率的變動..
如果行政院要動用這筆錢,勢將大量買回台幣..
導致台幣匯率將因而升值..相對伴隨就是外匯存底因對匯兌上的折損減少造成損失.(兌換成台幣減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實非明智之舉..
況且.
歷史上很多例子都已證明沒有任何一股力量或資金可以抵抗市場力量
就長期而言..市場還是會回歸基本面價值.
所有非關市場的外力操作.最後終將徒勞無功..
既是如此政府大規模護盤有何意義..
股�**鰬陘@國經濟櫥窗..但是絕對沒有準漲不准跌的道理..
對於部分民眾的錯誤投資行為
卻要政府運用全民資源.去降低個人投資行為損失..就公平原則而言.在某種程度上也有可議之處,但我絕非完全反對政府力量介入.差別在於時機及措施
想當初台股也曾從13000摔到3000..當時政府幾乎也是利多出盡,依然難挽頹勢
依當時低點距現在的還有一兩千點.實在沒甚麼好驚慌的..
但這些學者內閣..大概是被罵怕了就把救股市視為己任....
我向來都認為救台股不是財經部門主要工作..頂多就是在旁監管及輔助..讓市場能在公平的原則下發揮其機制..
即使號稱保護人權最盡力的美國,在政策上向來很少干預股市,更遑論將政府資源投入股市.
因為沒有基本面支撐的股市.終將泡沫化...
所有財經專家都知道.目前台灣經濟基本面並沒變差.相較歐美受到的次貸金風暴襲擊,受傷慘重,台灣近年出口貿易的比重,對中國的出超早已超越美國,亞洲國家成為台灣主要出口國,衝擊自然較小,所以台灣企業並不在風暴圈中.所以當非市場因素的影響力消失後,自然會回歸企業獲利能力的基本面,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台股表現積弱不振,相信完全都是信心層面的問題.
導致民眾的投資或消費信心喪失主要原因,來自年初油價及原物料大漲,引起輸入型通貨膨脹
加上台灣近年平均薪資所得幾乎原地不動,當面對通膨來臨時,經濟行為會趨於保守.而經濟成長也將因此停滯,最後就是民眾對於施政者的不信任感,以如何建立民眾的信心,才是當務之急.釜底抽薪的工作...
總的來看,目前政府施政的敗筆來自於主政者太老實.不會也不愛作秀.但政治舞台有如秀場..適當的表演,將讓你所想推行的政策事半功倍,逐漸找回民眾對政府的執政信心
畏譏憂讒.盲從民意不但做不好事..更會落入有如"父子騎驢"班的尷尬窘境.更失威望,
最後就演變成為"民粹治國"....
這個內閣到目前來說..讓人民感受到的只有..完全沒有擔當..
對的事就該堅持.錯的人就該換,一味討好只會讓人民更加沒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