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arhelic
其實這是個不用討論的問題
因為可以量到20ppb等級的機器,台灣有兩百多台
而且也沒那麼貴,約六七百萬...
衛生署所謂只能量到2ppm的HPLC-UV
說真的,挑這種不靈敏的,不知道是刻意還是怎樣
就是要讓廠商好過關嗎?
如果依照2.5ppm的標準,假使我有一批5ppm不合格
的奶粉,是否只要一比一和沒問題的奶粉混合,又可以
通過檢驗,重新包裝上市了呢?
|
又一個detection limit跟sensitivity都分不清的人
開始大放厥詞了
隨便打個比方...一台車極速200km/h
但是那必須在很理想下的狀況下得到,可能車子必須調校到各個參數都perfect
engine, drive system, tires都在最佳情況。可能關係到氣候,路況因素。
也要考慮到車子的負載等等...
你認為一台1年且良好保養的車跟10年不保養的同款車會有相同的極速?
而detection limit為空白樣品的平均訊號 + k x 空白樣品訊號標準差
(k一般採用3-5), 然而在實際複雜的混合物樣品相互干擾下,根本得不到
如此的狀況。重點是訊號的處理固然是有一定標準...然而也不是不能變說法的。
就像LCD的Tr+Tf...LED的half time...各家有各自的玩法。光看specification?
相信我,你跟不懂電腦的人進光華一樣....傻傻的被宰。
最好的方法就把這樣禁止添加物列管...從源頭下手,預防重於治療.....
不然那麼多的奶製品,各自處於不同的檢測狀況有檢樣上的困難。
根據我以前儀分老師的說法,他也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可以對市面上的產品
檢測。然而數量眾多的商品對高素質人力需求儀器需求都很重要。
更重要的問題就是擋人財路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再台灣扯到這種商業利益,
檢測人員難免就會受到關懷...有時候弊案也是難免=.=....